圖為劉鳴所長與陸克教授正在進行交流
12月4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美國與歐洲中心的訪問學者陸克(Phillipe Le Corre)到訪國關所,就當前的中、美、歐三邊關系和“一帶一路”、英國脫歐公投等問題進行交流。國關所常務副所長劉鳴研究員、崔宏偉研究員和戴軼塵博士出席座談。
陸克認為,盡管中國的國際參與日益重要,中歐關系也持續升溫,但是當前歐洲的政治議題更聚焦于經濟發展、選舉和就業等內政問題,普通民眾并不理解本國政府為何要加強和中國的聯系。許多歐盟國家的政府行為存在短期性,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長期的發展戰略,其在歐洲的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并沒有很好地推介給歐洲民眾。同時,雖然美國在力推TTIP談判,但是歐洲民眾對于這一協議所能帶來的經濟收益并不抱有積極預期,而且法國和德國的大選以及英國的脫歐公投等因素也會影響該協議的談判進程。當前歐盟難民危機、恐怖襲擊增加了英國的離心傾向,但是英國與歐盟的關系還受制于美國因素的影響。
12月8日,德國國際和安全事務研究所(SWP)亞洲部副主任高亭亭(Nadine Godehardt)博士訪問國關所,就當前歐洲對“一帶一路”的認識與我所學者舉行座談。
高亭亭指出,目前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政界、學界并不完全理解“一帶一路”的具體內涵,不清楚這是一個戰略還是一項倡議。但是,歐洲企業對于“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一系列具體項目抱有興趣,希望與歐洲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對接。她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外交的一個新的靈活的政治概念,包含了各種交通和貿易走廊以及合作機制,其合作項目不僅涉及城市、國家、地區等不同層面,而且包含了政府、企業和大學等不同行為體,將形成一個廣泛的合作網絡。當前,中國和歐盟之間的雙邊對話機制更多的是領導人和部長級的討論,而且更側重于“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建設,未來則需要加強對高科技合作等其他領域的交流,同時也應納入更多的行為體參與。此外,中國應在歐亞大陸腹地的巨大空間內,推動建立一個與歐盟開展共同合作的對話平臺。
此外,高亭亭還與我所科研人員探討了未來歐盟的周邊政策、歐洲政治格局以及歐俄關系走勢等問題。座談由李立凡副研究員主持,孫敬亭、戴軼塵、顧煒、劉錦前、吳其勝等科研人員參與交流。會后,高亭亭與國關所常務副所長劉鳴交流了雙方進一步開展學術合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