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志勇:《<聯合早報>:民盟勝選后緬甸面臨巨大挑戰》

        緬甸五年一度的大選投票日前結束,約有3000多萬緬甸人25年后再次嘗試通過投票來決定自己的政府和總統。據報道,緬甸全國民主聯盟發言人稱該黨在大選中贏得了全國70%左右的選票,獲得了選舉的勝利。而執政黨隨即承認敗選。

          來自緬甸全國90多個政黨的逾6000名競選者參加此次大選,在此次大選中,執政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簡稱鞏發黨”)和緬甸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兩個黨派。爭奪全國3000萬選民的選票及各級議會的1000多個議席。選舉首先產生各級議會。

          根據緬甸憲法,軍隊默認占有議會25%的議席,選民們將選出議會兩院四分之三的議員。隨后議會兩院及軍隊將分別提名一位總統候選人,議會舉行聯合投票后選出總統,排名第二的候選人將成為副總統。

    民盟勝選后緬甸面臨嚴峻挑戰, 此次大選緬甸將走向何方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緬甸民主政治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會重演過去的歷史,對此,國際社會必須清醒地認識緬甸此次大選問題。

    第一,即使民盟贏得了這次大選,但是緬甸憲法規定與外國公民結婚或子女為外國人的緬甸人不能成為正副總統,盡管昂山素季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緬甸大選中大獲全勝,但是由于昂山素季的丈夫和子女都為英國人,昂山素季目前可能無法擔任緬甸總統。不過,昂山素季曾明確表態若民盟贏得此次大選的勝利,其地位將會高于總統。昂山素季可能將采取垂簾聽政的方式(昂山素季可能扮演一個影子總統領導緬甸而成為實際上的領導人。不過,昂山素季和民盟不可能在短期內掌控緬甸軍隊,因為長期以來,軍方在緬甸政治中發揮了一個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作用。實際上,緬甸長期以來就是一個軍政府,而軍政府跟民盟之間的矛盾不可能因為這次民盟的獲勝成為執政黨而完全化解,如何處理好與緬甸軍方的關系成為昂山素季和民盟的一個現實挑戰。

          因此,緬甸特殊的國情可能會使昂山素季的政治期待落空。在1990年緬甸那次大選中,盡管當時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大選,但很快就被緬甸軍隊直接推翻,軍隊鎮壓了民盟及其支持者,軟禁了昂山素季,而后軍隊在緬甸實行了長達20年的軍事統治。

    第二,盡管民盟贏得這次大選的勝利,長期以來,民盟是一個相對松散的組織。民盟各派系間的訴求與主張一致紛擾不斷。而且,民盟將面臨著諸多社會挑戰,民盟如何從緬甸政壇上一個長期的反對黨向一個執政黨的轉變是民盟必需考慮和正視的一個現實問題。因此,作為一個毫無執政經驗的、弱勢的政黨,民盟面臨著能否順利領導緬甸的現實挑戰。

    第三,大選后的緬甸政治走向直接關系到中國、印度和西方國家對緬戰略調整,更會直接影響到中國西南邊境地區的安穩。中國對民盟獲得此次大選表示歡迎,希望昂山素季能夠推動中緬兩國友好關系更上一層樓,但問題是昂山素季能否帶領緬甸走上穩定、繁榮之路?昂山素季能成為緬甸的“鄧小平”嗎?盡管昂山素季名望極高,有“東方的民主斗士”之稱,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民盟內部無人向背。昂山素季長期遭受執政黨的軟禁,如何在緬甸實現“精神領袖”向“施政者”轉型不得不考驗這位剛過70歲的女政治家,同時也考驗著緬甸普通民眾。

          因此,緬甸大選只能表明緬甸民主進步的開端,但是,民盟勝選后緬甸可能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緬甸未來走向將不得不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麻煩可能隨之而來,對此,世界不得不有所警惕,尤其作為緬甸最大的鄰國--中國必須高度關注這一蘊含潛在沖突的國家,采取相應的預案,積極有效地及時應對,以維護邊境地區安全。

     

    (新加坡)《聯合早報》,20151113日。

    作者是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