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無政府狀態并不妨礙等級制的存在,世界部分地區存在著程度各異的地區等級體系,崛起國在面對既存的地區等級體系時應采取怎樣的介入戰略以實現國家利益,是一個兼具理論和現實意義的問題。地區等級體系具有不平等的權力結構和權威身份,并由相應的地區機制加以維持。崛起國制定介入戰略時,需要分析崛起國與主導國、崛起國與從屬國、主導國與從屬國這三組雙邊互動關系。對地區等級體系和三組雙邊關系的分析,構成了研究崛起國介入戰略的分析框架。自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在后蘇聯空間內構建起由其主導的地區等級體系。實力不斷崛起的中國,通過與俄羅斯發展雙邊關系,借助上海合作組織的機制平臺,在地區等級體系發展變化的同時,與各國深化合作,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不僅實現國家利益,也不斷加深介入程度。中國運用外交智慧,走出了一條“包容性介入”的道路,推動了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分析中國介入后蘇聯空間的戰略過程,總結經驗教訓,既可以完善理論分析框架,也可以為中國外交的繼續拓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地區等級體系;后蘇聯空間;崛起國;包容性介入;中俄關系;一帶一路
作者簡介 顧煒,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上海200020)
文章發表于《外交評論》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