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志勇:《社評:印度為何強行拉日本加入聯合軍演?》

    中評社北京730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印度不顧中國的一再反對,日前決意邀請日本參加定于10月在孟加拉灣舉行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從而使原本是美國和印度的年度雙邊軍事演習擴大為三邊聯合軍事演習。印度一意孤行的傲慢做法深深刺痛了中國人民的心。新一屆中國領導人積極發展對印度的雙邊友好合作關系,去年10月份,習近平主席首訪印度,今年4月份,又邀請莫迪訪華,中國一再強調要加強與印度的合作關系,促進雙邊關系發展。而且,最近,中國在俄羅斯烏法峰會上還主動幫助印度和巴基斯坦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以提高印度在地區事務中的作用。 

      隨著中國新一輪經濟發展,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強調把周邊外交作為中國對外政策的重點,而印度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國,自然也就成了中國新一屆領導人首先考慮要重點發展的對象。而且,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中資企業也紛紛加大了對印度投資的力度。按理說,印度應積極順應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利用好這難得的發展機遇來推動印度國內破敗不堪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此為著力點加快發展本國的經濟。但是,印度領導人全然不顧中國的感受,悍然邀請與中國存在島嶼爭議的日本參加馬拉巴爾軍事演習,赤裸裸地暴露出印度領導人在戰略上的短視與淺見,印度將不得不為這一愚蠢決策付出代價。 

      從地緣經濟考量,中國現在已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印度作為亞洲另外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理應虛心學習中國發展經驗,搭上中國快速發展的快車,一心一意推動本國經濟建設,早日使本國人民擺脫貧困、落后,早日使印度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新興發展大國。 

      而實際上,莫迪上臺一年多來,盡管在經濟上與中國加強了合作與交往,但印度處處和中國攀比,時時與中國競爭,表現出了很不成熟的態勢。中國從來就沒有把印度作為戰略對手,但印度始終把中國作為一種“威脅”,印度利用中美之間的矛盾、利用中日之間的爭議等,主動積極地強化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雙邊戰略關系,投懷入抱,從中漁利,以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 

      印度除了拉日本參加馬拉巴爾聯合軍事演習以外,還拉澳大利亞于9月份舉行兩國首次雙邊海上聯合軍演。 

      辛格擔任印度總理期間在對華關系上比較理性與務實,在積極發展對華關系的同時,謹慎處理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特別是在處理軍事演習方面,將馬拉巴爾演習的范圍限定在雙邊演習的層次上,特別是在臨近印度的海域舉行軍演時,邀請其他國家的決定更為謹慎。 

      但莫迪去年上臺以來,主動發展與美國等西方大國的關系,其中最具典型的是主動“升級”了印、美兩國的年度馬拉巴爾軍演,主動邀請并日本和澳大利亞加入。從這些舉動可以看出,印度正積極地呼應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為遏制中國發揮“前沿國家”的作用,借此提高印度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地位,以謀求建立印度對華關系中的戰略優勢。  

     

    針對印度公開的挑釁,中國應制定積極的應對之策:中國應一如既往地發展好于巴基斯坦的傳統友誼,始終保持對巴友好合作關系遠超中印關系的發展,盡快建設好中巴經濟走廊,徹底打通印度洋通道,形成對印度戰略牽制的有利局面。實際上,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在地緣政治中對印度構成了有力的戰略制衡。加強中巴關系不僅不會惡化中印關系,反而會促進中印關系的發展。 

      同時,在對印度投資中,中國必須堅持利益交換與平衡的原則,應明確只投資某些效益好的項目,而不是對印度落后的基礎設施大包大攬,絕不能養虎遺患。而且,在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地區性國際金融機構中,中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始終保持對印度的融資和對其它國家融資之間的平衡,以防止印度獲取過多投資。 

      另外,長期以來,中印兩國民眾之間缺乏了解,不利于中印關系的深入發展。中國應積極加強雙邊民間交往,強化中國與印度的媒體和智庫之間的交流;加大中國學者、記者和留學生赴印度留學、工作,加大對印度的智力投資,在增進雙方友誼的同時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印度,打牢建立兩國戰略互信的基礎。

     

     

    中國評論通訊社,2015730日電。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