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年來,南亞國家圍繞水環境治理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不僅加大了雙邊合作力度,而且為南亞地區進一步合作開發水資源夯實了基礎。但由于各國發展階段與經濟實力差異等原因,在水環境治理方面面臨短期方向不明、動力不足等難題。此外,南亞地區的水資源爭奪嚴重傷害了國與國之間的感情,成為當前南亞地區關系緊張的催化劑,而國際社會參與南亞水環境治理開發,大國博弈又加劇了地區矛盾。當前,南亞國家在水環境治理合作的道路上可謂一波三折。南亞地區特殊的“歷史記憶”導致彼此間命運共生理念認同難度大,“戰略互信”的缺失又制約著國家層面友好關系的拓展。基于“命運共同體” 視角來探索南亞水環境治理合作,旨在尋求如何在南亞國家之間形成思想認知突破,為促進水環境治理深層次合作創造條件。而以“命運共同體” 理念為指導,進而通過“共情”行動來積極推進南亞水環境治理合作,不僅有助于培育國家間感情,也有助于推進水環境治理綜合機制建設乃至實現地區整合發展。同時,亞洲有關各方也應該抓住南亞社會經濟整合轉型的機遇,以參與水環境治理為契機,進一步通過“共情”實踐推動南亞經濟治理向著更加合理的多邊合作態勢發展,形成彼此間新形勢下的相互依存關系,最終促進南亞地區的整合發展與地區繁榮。
【關鍵詞】水資源安全;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水環境治理;命運共同體;共情
【作者簡介】劉錦前,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生;李立凡,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上海郵編:200020)。
文章發表于《國際安全研究》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