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韓都發出了改善南北關系的積極信號,但前景卻難言樂觀——
朝韓關系改善取決于美國
■郝群歡
新年伊始,朝鮮與韓國不約而同發出改善南北關系的積極信號。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在開年第一天的新年賀詞中稱:“今年是祖國解放70周年,全民族要齊心協力,開啟自主統一之路。”12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青瓦臺舉行的新年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政府將凝聚民心,為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統一奠定堅實基礎。”
一時間,朝韓關系改善又開始令人期待。然而恰逢此時,美國卻對朝追加制裁,稱是“適當回應”朝鮮政府利用黑客攻擊索尼公司事件,美政府一部分高層甚至提出要把朝鮮重新拉回“邪惡軸心”名單。但朝鮮否認與攻擊索尼有關,要求美國為污蔑朝鮮是幕后操縱者道歉,并提議就此案與美方展開共同調查。在朝韓兩國都釋放出改善關系的積極信號之時,美國的對朝強硬態度令人深思。畢竟,作為美國近乎最忠實的同盟國,韓國對朝政策一直深受美國對朝政策牽制。
美國立場牽制韓國對朝政策
美國立場影響朝韓關系改善進程這一現象由來已久,最主要表現在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樸槿惠總統上臺后,在金、盧時期的“陽光政策”與李明博政府的對朝強硬政策之間尋找平衡點,積極推進“韓半島信任進程”,旨在以“堅實的安保”保持對朝威懾,并逐步積累朝韓之間的信任而最終實現半島和平穩定。然而,由于韓國把加強安保作為對朝政策的首要原則,在軍事方面加強美韓同盟也便成為韓國政府的不二選擇,原本定于2015年年末移交的“戰時作戰指揮權”的無限期再推遲,表明了韓國對韓美同盟的“慣性依賴”。近期南北關系改善的進展也必然會受到美國立場的制約。
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后,為迫朝棄核,美國堅持與日、韓盟友共同對朝施壓。然三國雖對朝核問題保持一致,對其它涉朝問題卻各有側重,導致以“核問題”施壓朝鮮難以奏效。于美國而言,解決朝鮮的導彈與核問題最重要,因為朝鮮導彈與核技術的不斷發展已嚴重威脅到駐日、韓美軍基地,且作為目前唯一的霸權國,美國絕不會放任朝鮮核擴散,因此堅決反對朝鮮擁核。于日本而言,朝鮮導彈與核開發雖有威脅,但那是六方會談成員國的共同問題,它更看重朝鮮能否在“綁架問題”上松動,給國民以交代,因此才有去年上半年朝鮮因核試驗受到國際社會最嚴厲制裁時,日本“挺身而出”謀求與朝關系改善之舉。于韓國而言,朝鮮導彈與核開發使原本軍事格局進一步失衡,如南北沖突時朝鮮使用核武器,對韓國打擊將具致命性。然而韓國深知核問題并非其一己之力即可解決,而是需要國際社會尤其是美、中的協助與配合。作為半島事務的當事者,結束半島分裂局面、實現統一才是韓國的最大訴求。因此,盡管樸槿惠上臺后堅持與美國一道要求朝鮮表現棄核誠意才重啟“六方會談”,但當朝鮮不斷展開全方位外交突破、尤其是近來表現出改善南北關系意圖的情況下,馬上執政滿三年的樸政府不可能無動于衷。南北關系改善,尤其解決年事已高的“離散家屬”見面問題,并以貫徹其“韓半島信任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德累斯頓構想”為突破口,為南北統一打下堅實基礎是樸槿惠政府的當務之急。
日、韓的立場松動可謂是朝鮮因第三次核試驗陷入極度孤立而不斷開展全方位“突破外交”的結果。近期其更是藉由崔龍海訪俄而為金正恩贏得了今年5月赴俄參加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活動的邀請,這甚至被預測為金正恩國際舞臺上的外交“首秀”。而這些都將與美國試圖通過制裁與孤立的方式壓迫朝鮮在棄核問題上松動的初衷背道而馳。
于是,在朝核問題上態度堅決的美國不僅對朝鮮的“外交戰”無動于衷,而且還增加了對朝施壓力度與籌碼。朝鮮因第三次核試驗受到嚴厲制裁后,曾于2013年6月提議與美國舉行政府間高級別會談,但美國卻堅持要求朝鮮必須首先履行無核化的國際義務。去年下半年,在朝鮮打出以釋放被關押的三個美國人為條件,爭取與美國談判的“人道主義牌”,并派外務相時隔15年再次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情況下,美國也未松口。最近,美國不僅以朝鮮是攻擊索尼公司的幕后“黑客”為由而公布了對朝追加制裁決議,其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別代表還表示:為讓朝鮮放棄黑客入侵、核與導彈開發和人權鎮壓等舉動,將全面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朝進行制裁。而美國國務院朝鮮人權特使羅伯特·金也將于下周出席歐洲議會,與歐盟探討讓國際社會在朝鮮人權改善和懲罰其領導人方面進行合作的方案,力求繼去年聯大通過朝鮮人權決議后趁熱打鐵,以人權問題對朝施壓。
朝韓關系改善能走多遠
歲末年初,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都表現出改善關系的意愿。朝鮮對外宣傳上明顯減小了攻擊韓國的力度,金正恩在新年致辭中表明,必要時會與韓國舉行首腦會談。無論從歷史上朝韓關系改善所受到的美國制約,還是從近期美國對朝孤立與施壓的力度來看,此次朝韓關系改善的前景都不樂觀。
首先,朝美關系惡化將制約朝韓關系改善的幅度。由于軍事安保上高度依賴美國,韓國在半島事務上受制于美國是不爭的事實,在美朝關系緊張的情況下,朝韓關系很難有實質突破。
其次,“通南封美”很可能只是朝鮮的權宜之計。面對美國不斷加大的施壓籌碼,朝鮮無法在短期內取得對美關系突破。但朝鮮深知半島問題的癥結在于冷戰的遺留問題——朝美敵對關系,所以其終極目標必然是對美關系的突破。因此,謀求朝韓關系改善很可能只是其目前無法取得對美關系突破的權宜之計,或最終實現朝美關系改善的跳板。
最后,韓美軍演仍將是朝韓關系改善的一大障礙。韓美聯合軍演一直以來都被朝鮮視為“侵略演習”,并直接導致去年年初的“離散家屬見面會”沒有帶來朝韓關系的進一步改善。此次朝鮮一直未回應韓國提出的春節期間舉行“離散家屬見面會”的提議,也在于未從韓美那里得到停止韓美軍演的肯定答復。為使韓美停止軍演,朝鮮甚至向美國提出暫時停止核試驗的交換條件,卻遭到韓美拒絕。
朝鮮為擺脫政治經濟全面孤立需要外交突破,韓國樸槿惠政府也需要朝韓關系改善推進其“韓半島信任進程”。南北雙方只要下定決心,則改善關系指日可待,然而此次南北關系改善究竟能走多遠,最終卻取決于美國。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博士)
新年伊始,朝鮮與韓國不約而同發出改善南北關系的積極信號。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金正恩在開年第一天的新年賀詞中稱:“今年是祖國解放70周年,全民族要齊心協力,開啟自主統一之路。”12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青瓦臺舉行的新年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政府將凝聚民心,為實現朝鮮半島和平統一奠定堅實基礎。”
一時間,朝韓關系改善又開始令人期待。然而恰逢此時,美國卻對朝追加制裁,稱是“適當回應”朝鮮政府利用黑客攻擊索尼公司事件,美政府一部分高層甚至提出要把朝鮮重新拉回“邪惡軸心”名單。但朝鮮否認與攻擊索尼有關,要求美國為污蔑朝鮮是幕后操縱者道歉,并提議就此案與美方展開共同調查。在朝韓兩國都釋放出改善關系的積極信號之時,美國的對朝強硬態度令人深思。畢竟,作為美國近乎最忠實的同盟國,韓國對朝政策一直深受美國對朝政策牽制。
美國立場牽制韓國對朝政策
美國立場影響朝韓關系改善進程這一現象由來已久,最主要表現在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樸槿惠總統上臺后,在金、盧時期的“陽光政策”與李明博政府的對朝強硬政策之間尋找平衡點,積極推進“韓半島信任進程”,旨在以“堅實的安保”保持對朝威懾,并逐步積累朝韓之間的信任而最終實現半島和平穩定。然而,由于韓國把加強安保作為對朝政策的首要原則,在軍事方面加強美韓同盟也便成為韓國政府的不二選擇,原本定于2015年年末移交的“戰時作戰指揮權”的無限期再推遲,表明了韓國對韓美同盟的“慣性依賴”。近期南北關系改善的進展也必然會受到美國立場的制約。
朝鮮第三次核試驗后,為迫朝棄核,美國堅持與日、韓盟友共同對朝施壓。然三國雖對朝核問題保持一致,對其它涉朝問題卻各有側重,導致以“核問題”施壓朝鮮難以奏效。于美國而言,解決朝鮮的導彈與核問題最重要,因為朝鮮導彈與核技術的不斷發展已嚴重威脅到駐日、韓美軍基地,且作為目前唯一的霸權國,美國絕不會放任朝鮮核擴散,因此堅決反對朝鮮擁核。于日本而言,朝鮮導彈與核開發雖有威脅,但那是六方會談成員國的共同問題,它更看重朝鮮能否在“綁架問題”上松動,給國民以交代,因此才有去年上半年朝鮮因核試驗受到國際社會最嚴厲制裁時,日本“挺身而出”謀求與朝關系改善之舉。于韓國而言,朝鮮導彈與核開發使原本軍事格局進一步失衡,如南北沖突時朝鮮使用核武器,對韓國打擊將具致命性。然而韓國深知核問題并非其一己之力即可解決,而是需要國際社會尤其是美、中的協助與配合。作為半島事務的當事者,結束半島分裂局面、實現統一才是韓國的最大訴求。因此,盡管樸槿惠上臺后堅持與美國一道要求朝鮮表現棄核誠意才重啟“六方會談”,但當朝鮮不斷展開全方位外交突破、尤其是近來表現出改善南北關系意圖的情況下,馬上執政滿三年的樸政府不可能無動于衷。南北關系改善,尤其解決年事已高的“離散家屬”見面問題,并以貫徹其“韓半島信任進程”的具體實施方案——“德累斯頓構想”為突破口,為南北統一打下堅實基礎是樸槿惠政府的當務之急。
日、韓的立場松動可謂是朝鮮因第三次核試驗陷入極度孤立而不斷開展全方位“突破外交”的結果。近期其更是藉由崔龍海訪俄而為金正恩贏得了今年5月赴俄參加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活動的邀請,這甚至被預測為金正恩國際舞臺上的外交“首秀”。而這些都將與美國試圖通過制裁與孤立的方式壓迫朝鮮在棄核問題上松動的初衷背道而馳。
于是,在朝核問題上態度堅決的美國不僅對朝鮮的“外交戰”無動于衷,而且還增加了對朝施壓力度與籌碼。朝鮮因第三次核試驗受到嚴厲制裁后,曾于2013年6月提議與美國舉行政府間高級別會談,但美國卻堅持要求朝鮮必須首先履行無核化的國際義務。去年下半年,在朝鮮打出以釋放被關押的三個美國人為條件,爭取與美國談判的“人道主義牌”,并派外務相時隔15年再次赴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情況下,美國也未松口。最近,美國不僅以朝鮮是攻擊索尼公司的幕后“黑客”為由而公布了對朝追加制裁決議,其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別代表還表示:為讓朝鮮放棄黑客入侵、核與導彈開發和人權鎮壓等舉動,將全面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對朝進行制裁。而美國國務院朝鮮人權特使羅伯特·金也將于下周出席歐洲議會,與歐盟探討讓國際社會在朝鮮人權改善和懲罰其領導人方面進行合作的方案,力求繼去年聯大通過朝鮮人權決議后趁熱打鐵,以人權問題對朝施壓。
朝韓關系改善能走多遠
歲末年初,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都表現出改善關系的意愿。朝鮮對外宣傳上明顯減小了攻擊韓國的力度,金正恩在新年致辭中表明,必要時會與韓國舉行首腦會談。無論從歷史上朝韓關系改善所受到的美國制約,還是從近期美國對朝孤立與施壓的力度來看,此次朝韓關系改善的前景都不樂觀。
首先,朝美關系惡化將制約朝韓關系改善的幅度。由于軍事安保上高度依賴美國,韓國在半島事務上受制于美國是不爭的事實,在美朝關系緊張的情況下,朝韓關系很難有實質突破。
其次,“通南封美”很可能只是朝鮮的權宜之計。面對美國不斷加大的施壓籌碼,朝鮮無法在短期內取得對美關系突破。但朝鮮深知半島問題的癥結在于冷戰的遺留問題——朝美敵對關系,所以其終極目標必然是對美關系的突破。因此,謀求朝韓關系改善很可能只是其目前無法取得對美關系突破的權宜之計,或最終實現朝美關系改善的跳板。
最后,韓美軍演仍將是朝韓關系改善的一大障礙。韓美聯合軍演一直以來都被朝鮮視為“侵略演習”,并直接導致去年年初的“離散家屬見面會”沒有帶來朝韓關系的進一步改善。此次朝鮮一直未回應韓國提出的春節期間舉行“離散家屬見面會”的提議,也在于未從韓美那里得到停止韓美軍演的肯定答復。為使韓美停止軍演,朝鮮甚至向美國提出暫時停止核試驗的交換條件,卻遭到韓美拒絕。
朝鮮為擺脫政治經濟全面孤立需要外交突破,韓國樸槿惠政府也需要朝韓關系改善推進其“韓半島信任進程”。南北雙方只要下定決心,則改善關系指日可待,然而此次南北關系改善究竟能走多遠,最終卻取決于美國。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