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志勇:《社評:美國新安全戰略有什么新的意涵?》

    中評社北京211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近日,美國公布了最新國家安全戰略。在該戰略中,美國政府強調通過與盟國的“集體行動”而非單方面行動來保衛美國的核心利益,并放棄單邊行動。這是繼2010年奧巴馬在第一個總統任期內發布國家安全戰略后再次發布國家安全戰略。他此前的政策偏離了前任小布什奉行的軍事先行戰略,轉而以外交活動、伙伴關系和推廣美國價值觀念為支點。

    該戰略的重點放在了核擴散、恐怖主義、氣候變化和傳染病等問題上。認為:美國國家安全面臨恐怖主義、網路攻擊、氣候變化和流行疾病等一系列日益升級的挑戰,盡管美國依然強大,但其資源并非無限,且很多問題是無法通過武力解決的。美國需要與其他國家合作應對這些挑戰。強調美國在處理國際事務時不應“過頭”。必須在眾多優先事項中作出艱難選擇,必須時刻警惕過頭。

    該戰略強調外交和聯盟發揮與軍事力量同等重要的作用,主張美國繼續領導全球反恐斗爭,但強調美國不想單干。

    該戰略承諾美國對全球緊迫性問題的領導力,但也反映出美國對于對外干涉持謹慎態度,并強調外交優先。

    在經濟安全方面,美國強調在“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上,美國將加速行動,從而使美國工人在全球化中受益。

    該新國家安全戰略具有很強的可實現性,它清楚地反映了國家面臨的挑戰、美國面臨的戰略機遇。該戰略指出美國將維持在亞太地區存在,維持亞太地區的穩定。加強與亞太地區的區域安全和貿易聯系,美國將重啟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的聯盟關系,加強與盟國之間的合作,確保有能力應對地區與全球性挑戰。

    在應對威脅方面,該戰略強調采取集體行動比單邊行動效果更強。

    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問題,該戰略主張美國將繼續對“基地”恐怖組織及其分支施壓。該戰略認為從長遠來看,與在戰場上消滅恐怖分子的能力相比,美國與他國共同致力于消除暴力極端主義的理念和根基更為重要。

    就防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而言,美國和盟友將繼續尋求朝鮮半島無核化。就伊朗核問題來說,美國希望“達成一項全面和可核實的協定”,以確保伊朗核計劃僅僅基于和平使用目的。

    該戰略強調要加強與中國的合作。美國歡迎一個和平、穩定及繁榮崛起的中國,美國應積極尋求中、美兩國發展建設性的關系,美國尋求與中國在區域和全球性的挑戰中合作,包括氣候變化、公眾健康、經濟成長及朝鮮半島無核化等等方面。與中國的合作范圍不斷擴大。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不僅有利于雙方人民,而且有助于促進亞洲乃至全球的安定繁榮。中美之間盡管存在著競爭,但應避免對抗。

    而且,該戰略還主張美國應支援印度成為區域安全提供者,擴大參與重要區域組織,釋放美、印關系潛力。美國將與印度及巴基斯坦一道促進戰略穩定、打擊恐怖主義及推進南亞及中亞區域經濟整合。

    為此,中國應對美國新國家安全戰略保持清醒的認識,積極采取應對之策:堅持和發展一貫奉行的多邊主張,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外交原則,努力讓世界各國認知中國,為國家和人民創造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積極發展與美國的新型大國關系,實現良性戰略互動。準確定位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綜合考慮經濟、金融、科技、軍事、環境、資源、文化等領域的安全,明確各個領域在國際安全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面臨的挑戰,做好科學的頂層設計,制定不同領域的戰略目標、步驟和措施,確定重點任務,更好地抓住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國家的穩定與發展。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