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我院特聘研究員、美國紐約大學教授熊玠來訪

    201516,我院特聘研究員、美國紐約大學教授熊玠先生訪問我院,并在國際關系研究所做題為“縱觀美國對華政策與當前美中關系的微妙”的學術報告。國際關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鳴主持報告會。

    熊玠教授指出,縱向剖析中美兩國關系,路標設置點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即中美建交35周年之前。近百年來中美關系上下起伏講到底大都是受利益關系影響。以冷戰作為分界點,歷史上的中美利益沖突主要體現在地緣政治上;而當今“地緣經濟”時代來臨,雙方對于經濟安全,尤其是對于經濟資源的占有控制已有超越傳統國防安全的趨勢。中美雙方的既存在地緣政治沖突,也存在地緣經濟合作。所謂“關系微妙”,即體現在此。

    另外,熊玠教授認為,從中美關系看,“韜光養晦”仍然是未來中國比較正確且考慮細密周詳的策略。我們需要正確理解“韜光養晦”,“韜光養晦”不等于“裝孫子”,而是講究“以發展服人”。無論是參考歷史上中國領袖的領導方式,還是如今全球化大環境下的地緣經濟特點,中國現今發展需要的資源都不會通過對外戰爭的方式來獲取,這無疑是一種自殺式行為。考慮到未來美國對中國的接納預計需要數十年,中國要盡力解除美國對自己的不信任感,避免一舉一動被打上“反美”烙印。這也是當前美中關系的另一個“微妙點”。

    熊玠教授為美國知名政治學者,曾任紐約大學政治研究所主任,美國當代美亞研究中心主任,美國政治學會、國際問題研究協會、亞洲問題研究協會、國際法協會、中國問題研究協會會員。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