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社評:金磚國家挑戰國際新秩序?

    金磚國家地跨亞歐非、囊括了當前五個最大新興經濟體的組合,五國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量的20%,貿易額占世界的20%。金磚國家在人口、版圖、經濟基礎、文化傳統、模式創新、國際地位和發展潛力等方面擁有巨大優勢,在國際事務中可以發揮溝通南南、南北的橋梁作用,產生特殊的地緣影響力。金磚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全球戰略意義的新興市場國家合作機制。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建立順應了當前國際形勢發展的需求,是新興國家群體性崛起的必然產物,也是金磚國家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與自然選擇。

    金磚國家新型合作機制有助于國際新秩序更趨多極化與民主化,但不會也無意挑戰美國全球霸主地位。

    近年來,金磚國家合作不斷深入、領域不斷拓展,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新型合作格局。金磚國家經濟日趨發展,進一步擴大了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金磚國家新型合作機制的發展有助于國際新秩序更趨多極化與民主化。

    在地緣政治方面,金磚國家在國際地緣政治板塊中已成為各種勢力的交織地帶。金磚國家都是所在區域的大國,在國際事務中擁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力。中國和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而作為新興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和巴西,也正在崛起成為國際事務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南非在非洲事務中占據重要地位,并成長為非洲大陸的“代言人”。金磚國家的群體性崛起,已經悄然改變現行國際秩序,并發展成為世界政治格局中新的“一極”,在國際政治事務中,金磚國家的作用日趨增大,金磚國家的話語權不斷提高。

    在金磚國家框架下發展合作是俄羅斯聯邦對外政策的主要方向之一。金磚國家之間的攜手合作,直接推動了國際政治平等,有助于改善全球治理,防止恐怖主義,進而為世界的和平與繁榮作出應有的貢獻。金磚國家新型合作機制的發展,使得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重構將更趨多極化與民主化。

    金磚國家實際上代表著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立場。金磚國家集體在國際事務上發聲,已形成國際關系中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盡管金磚國家已建立了多個合作機制,但金磚國家仍然需要提升機制設計能力,不斷提高合作機制的品質。由于金磚國家在方向性、制度性與統一性等方面仍有諸多缺陷,影響到了金磚國家的“軟實力”,金磚國家應進一步明確今后合作的發展方向、定位與發展重點,盡快在方向定位等核心方面形成共識,從而促進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最終形成國際新秩序中一支新興政治力量。

    在地緣經濟領域,金磚國家之間的攜手合作促進了國際經濟秩序變革,推動了金磚國家集團走向新金融聚合。

    近十年來,金磚國家在經濟上持續保持了快速增長,金磚國家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有利于提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金磚國家開始改變現行國際經濟秩序。

    金磚國家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加強協調,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發展不僅有利于五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堅定維護共同利益。

    但是,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基本上處于初級階段,呈現出議題聯盟、組合多變等特點。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仍需加強。

    而且,一些國家對金磚國家峰會等多邊合作機制尚存疑慮,特別是金磚國家集團能不能代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以及不同成員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分歧。所以,金磚國家的機制化建設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通過加強機制化合作,才有望加快把自身的經濟力量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的進程,在二十國集團、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制中取得更為平等的影響力,推動國際秩序更加多極化、公正化和民主化。

    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為金磚國家在全球治理中地位的提升創造了新的機遇。金磚國家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符合五國及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發揮積極性與建設性的作用,金磚國家的合作可以為世界帶來機遇,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發揮橋梁作用。

    金磚國家面臨著諸多挑戰:

    第一、長期以來,金磚各國之間存在著其固有的結構性差異和矛盾。在政治立場上,各國大多從本國利益考量,存在不同的偏向;在政治制度上,金磚國家選擇也不一樣;而且金磚國家在對外戰略選擇方面,存在著不同的戰略定位與戰略訴求。

    盡管金磚國家從四國發展成了五國,但并沒有形成一種組織性、高度制度化的安排機制。這種松散的組織結構使各國之間本身存在的問題與矛盾沒有得到溝通與化解。盡管金磚國家首腦實現了多次會晤,但只是強化了共同立場,并沒有形成約束力。金磚國家應形成具體的落實措施于步驟,避免立場大于行動。

    第二、金磚國家之間存在著諸多短期內難以消除的矛盾。

    首先,盡管中國與俄羅斯建立了戰略協作關系,反映了中俄在政治關系中處于較高的發展水準,但是兩國的經濟合作發展水準則遠遠落后于政治關系的發展,存在著一些因素阻礙著雙邊經濟合作的發展。近年來,隨著中、俄兩國經濟的發展,雙邊摩擦和沖突時有發生,中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合作關系,尚待時日。而且,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俄羅斯對華防范心理隨著中國崛起而不斷加深。已嚴重影響了中俄雙邊關系的深入發展。

    其次,中印兩國之間存在著結構性矛盾:西藏問題是中印關系難以取得實質性發展的關鍵問題。而邊界爭端一直是兩國關系中揮之不去的“痛處”,而且,中印雙邊貿易結構嚴重不對稱導致印度很難從中獲取較高利潤,印度對中國不滿情緒日趨嚴重。

    中、印關系呈現出兩面性的特征:一方面,作為亞洲崛起中的兩個新興大國,在國際體系改革、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合作需求日趨強烈;另一方面因巴基斯坦因素、美國因素、邊界因素等問題,也不可能達到盟友的程度。中、印兩國都要防止出現對中印關系全局做出錯誤判斷的局面。

    第三、金磚國家在競爭中合作,摩擦時有發生。

    第四、金磚國家從根本上無心、無力挑戰目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各種制度安排,更不會威脅美國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評論通訊社2014716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