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中評:莫迪獲勝引領印度進入新時代

    經過1個多月的馬拉松式投票后,印度大選結果于16日揭曉,在平民出身的領袖莫迪帶領下,在野印度人民黨獲得了壓倒性勝利,成為印度30年來首個單獨執政的政黨,莫迪將出任總理。

    可以預測莫迪上臺后將帶領印度進入一個改革的全新時代:

    在經濟方面,莫迪將讓印度重拾崛起夢。重振經濟將成為莫迪執政的重頭戲,主張經濟優先的莫迪在勝選后發表演說,希望在10年內,將21世紀變成“印度的世紀”。

    近年來,印度經濟嚴重放緩,經濟增長率從兩年前的9%急速下滑到不足5%,通貨膨脹率高達8.6%,處在嚴重的經濟滯脹態勢。此次人民黨以壓倒性優勢取得大選勝利,表明印度普通民眾對執政的國大黨極度不滿,希望換人以改變目前印度經濟發展的頹勢。

    目前印度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增速緩慢、通貨膨脹、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印度人民對莫迪最大的期待是重振經濟、懲治腐敗,使整個國家走上高效、快速發展的道路,再次贏得全世界的關注與尊重。

    此次大選印度人民黨獲得了壓倒性勝利,將大大減少莫迪推行經濟改革的掣肘,有助于新政府加快政策的出臺。

    莫迪曾連續四屆擔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在其任期12年內大力吸引投資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造了多項印度奇跡。莫迪承諾一旦大選獲勝,將在能源、公路和鐵路領域積極招商引資,以求振興經濟。莫迪執政后很可能沿用過去在該州的改革經驗,推動印度展開重大的經濟改革,從而把“古吉拉特邦模式”復制成“印度模式”。

    在外交方面,隨著莫迪的上任,新的對外政策也將陸續調整,美印關系如何發展、中印關系如何深入等將成為莫迪新內閣不得不考慮的首選問題。

    莫迪強調不希望與任何國家對峙。莫迪將繼續奉行瓦杰帕伊總理的政策。強調與中國能把相互關系提高到新的水平。莫迪執政希望能讓印度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因此有望改善中印關系。中印關系是莫迪上臺后必須考慮的重點。莫迪曾先后四次訪問中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給莫迪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其在古吉拉特邦長期執政期間,積極學習中國改革開放經驗,創造了令人驕傲的“古吉拉特邦模式”。因此,莫迪大選獲勝后將繼續推行經濟改革政策。

    但莫迪在競選活動中,曾經就中印邊界問題發表過強硬講話,指責國大黨對中國和巴基斯坦應對不力,而他宣導的“印度教主義國家”才能重振印度大國雄風。莫迪領導的印度新政府在對華政治關系方面可能會走強硬路線,特別是在邊界問題上可能會對中國采取強硬的態度。

    無論莫迪擔任印度總理后對美國態度如何,美國都有某些理由歡迎莫迪,因為他最終將為印度吸引外資、加快發展步伐掃清障礙。 

    近年來,美印關系持續升溫,美印貿易往來與日俱增。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美國視印度為“亞洲的戰略平衡器”,以牽制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發展,在中印對抗中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進一步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事務的主導權。但是在美國組建對華包圍圈的問題上,印度一直持保守和觀望的態度,印度不會甘為美國制衡中國的棋子。

    從印美關系的發展來看,近幾年印度對美國關系的出發點始終是希望借助與美國的合作,增強自身的國力和國際地位,以求在亞洲與西方的大國之間保持戰略平衡。

    在印度大選結果揭曉后不久,美國方面態度急劇轉變,向莫迪拋出“橄欖枝”。美國總統奧巴馬16日致電莫迪,祝賀其帶領人民黨贏得大選,并邀請莫迪在合適時間訪問美國,以深化兩國合作。美國期待與莫迪密切合作,以實現美印戰略伙伴關系的承諾。

    而且,莫迪政府將會更加重視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的作用,以達到印度深入融入東亞和東南亞的戰略意圖。

    盡管印度普通民眾對新總理充滿了期待。但2002年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騷亂釀成上千名穆斯林死亡的悲劇讓莫迪至今難逃指責。在印度國內和西方國家,莫迪出任總理也令人擔心,他給印度的國內施政和外交政策打上較深的印度教民族主義信仰的烙印。而且,諸多人士對莫迪以往的民族、教派立場也表示擔憂,并有可能影響其執政。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評論通訊社2014519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