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日本不斷加強和拓展同印度的關系。
2011年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訪問東京期間達成協議,印度和日本同意定期舉行雙邊海軍演習。首場雙邊海軍演習于 2012年1月在日本附近海域進行。早在 2007 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就曾參加了印度主導的“馬拉貝爾
2013年3月,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在參加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亞歐外長會議期間與印度外交部長薩爾曼•胡爾希德會晤,就兩國舉行海上聯合軍演達成一致。雙方共同宣布日本海上自衛隊和印度海軍在今年年底將舉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這是繼去年 6 月在日本舉行聯合軍事演習后,日印兩國第二次舉行海上聯合軍演。日印兩國外長還同意盡快成立工作小組,落實日本向印度出口 US-2 水陸兩用救援飛機的計劃。此型飛機由日本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制造,海上自衛隊裝備,最大航程
2013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印度總理辛格在東京舉行會談,雙方決定強化日印全球戰略伙伴關系。日印雙方決定由日本海上自衛隊和印度海軍頻繁實施定期聯合演習,以應對中國在海洋加大軍事影響力。日印雙方還決定設置旨在出口海上自衛隊救難飛行艇的聯合工作組,并為印度引進日本新干線技術實施聯合調查。日印雙方考慮使海自 US-2 水上飛機先轉為民用再出口。雙方還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將進一步穩固和加強全球性戰略伙伴關系”。
2013年12月中旬開始,印度和日本首次在印度水域進行雙邊海軍演習,此次聯合軍事演習“發出了一個新的戰略軸心形成的信號”。此次模擬作戰演習歷時 4 天,在海港和海上各進行兩天。海上階段包括在反海盜作戰中頻繁應用的登艦、搜救演習,此外還將包括反水面艦、反潛和防空作戰。此次的演習在孟加拉灣進行,演習科目包括反海盜作戰,火炮射擊、直升機甲板降落行動和反潛戰。以提高未來兩國共同完成海上安全行動的能力。由印度本國建造的“薩特普拉”號隱身護衛艦、“蘭維杰伊”號導彈驅逐艦等將參加此次演習。日本派出“有明”號和“瀨戶霧”號導彈驅逐艦。“薩特普拉”號是印度海軍第三艘“什瓦里克”級隱身護衛艦,也是本國建造的第二艘, 2011 年服役,是印度最先進的護衛艦。而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的艦艇基本屬于第二梯隊。
而且,近幾年日本與印度的雙邊軍事交流與合作日趨頻繁。印度軍方向日本企業提出采購高空氣象雷達及其他火控系統、艦載光電系統等裝備。日本最終很可能會同意出售高空氣象雷達,而印軍將把這些雷達部署在印控喀什米爾的拉達克地區。印軍借助該雷達的幫助,不僅能在喜馬拉雅山之巔窺視鄰近的中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一側的情報,還能增強其對周邊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彈道導彈的監視能力。而且,今后印度全部港口將可能向日本艦艇開放,從而實現日本與印度兩國在地緣和軍事資源方面共用的目標。
日本和印度加強海上安全合作,其戰略目標首指中國。對此,中國應密切關注,并保持高度警惕,采取相應對策,將日印海上安全合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點。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評論通訊社 201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