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理念的傳承與發展:中國特色與世界貢獻
征文公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亮點紛呈,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積極主動謀劃,陸續提出一系列外交新思想、新理念并付諸實施。為進一步總結新世紀以來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在吸取世界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外交理論體系,中國國際關系學會、上海市國際關系學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政府、文匯報社、《國際展望》編輯部將聯合舉辦第六屆“金仲華上海國研杯”論文征集和評獎活動。金仲華先生是新中國國際問題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上海市國際關系學會創始會長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創始所長,為紀念金仲華先生,并以他的精神激勵國際問題研究后輩,從今年起,“上海國研杯”更名為“金仲華上海國研杯”。
今年的征文主題為:“中國外交理念的傳承與發展:中國特色與世界貢獻”,應征論文可從以下各方面但不限于各方面深入討論:
國際體系變遷與中國外交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與外交實踐
國際社會的和諧共生與中國外交特質
中國夢與中國外交的追尋之路
大國崛起的權力邏輯與中國外交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理論與實踐
正確義利觀與中國外交
區域合作新趨勢與中國周邊外交
不干涉內政與建設性介入
中國公共外交的機遇與挑戰
安全觀念的演進與中國的新安全觀
征文要求:(1)緊扣征文主題,學術規范嚴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論性和創新性。(2)未公開發表,以8000-12000字為宜,隨附300字中文提要。(3)行文請參照《國際展望》注釋體例。(4)文末請附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職稱或在讀學位,所屬院校,聯系地址,手機號碼,電子郵件地址。(5)以電子郵件附件形式提交論文Word文檔。(6)主辦方將在征文結束后優先選用部分優秀論文在《國際展望》(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刊發。
征文對象:國際問題研究機構和高校國際關系、國際政治、外交學等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均可參加此次征文。
獎項設置:本次征文活動設甲、乙兩個組別。甲組面向全體研究人員,乙組面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兩個組別將分別評出:一等獎各1名,獎金分別為6000元、5000元;二等獎各3名,獎金分別為4000元、3000元;三等獎各5名,獎金分別為2000元、1500元;鼓勵獎若干名。
日程安排:自即日起至2014年5月5日止為征文有效期。主辦方將于2014年6月中旬舉行頒獎研討會。
本次征文活動設學術委員會,成員包括(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緝思(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前院長)、曲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威烈(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呂有志(浙江省當代國際問題研究會會長)、陳東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肖憲(云南大學副校長)、楊力(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楊潔勉(上海市國際關系學會會長)、范軍(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周敏凱(同濟大學教授)、胡偉(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倪世雄(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秦亞青(外交學院常務副院長)、徐雪飛(《文匯報》海外部主任)、周洪鈞(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徐明棋(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黃仁偉(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崔立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前院長)、潘光(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樊勇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
希望廣大國際關系及相關專業研究人員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踴躍投稿。來稿請注明征文并以電子郵件方式發至:guoyanbei2011@163.com。聯系人:王偉華,電話:54614900轉8309。
中國國際關系學會
上海市國際關系學會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浙江省桐鄉市人民政府
文匯報社
《國際展望》編輯部
二○一四年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