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中東亂局亟需重啟巴以和談來破解

    19日,美國國務卿克里表示,巴以就重啟和談問題達成初步協定。盡管前景尚不明朗,但是消息本身給中止三年之久的巴以和談帶來希望。在巴以雙方就猶太定居點問題各執一詞、拒絕直接會談的情況下,美國能夠將巴以雙方拉回談判桌實屬不易。

    中東亂局之下,美國需要重啟巴以問題。2011年的中東變局給美國中東霸權和巴以和談帶來深刻的影響。維持同以色列、溫和穆斯林國家的同盟關系是二戰后美國中東政策的基軸。盡管美國在中東變局中樂見利比亞、敘利亞的動蕩,但是穆巴拉克倒臺,約旦等國局勢不穩讓美國擔心。這不僅影響到美國對中東的掌控力和霸權,也將深刻影響充當以色列安全穩定器的《埃以和約》、《約以和約》。以色列在伊朗核問題和周邊問題上的不時反應出激進冒險有可能讓中東陷入更大混亂的可能,影響美國對中東戰略。因此一旦潛流涌動的巴以雙方再生是非,無疑將對當前亂局火上澆油,不利于美國掌控。

    以色列從自身安全角度出發,在客觀上有穩定同巴勒斯坦關系的現實需求。環顧周邊,以色列的鄰國幾乎被內戰或革命所困擾。在周邊動蕩、低烈度沖突影響以色列安全環境的情況下,后院失火,惡化同巴勒斯坦關系遠非明智之舉。自從內塔尼亞胡同奧巴馬因為猶太定居點問題交惡后,即使以色列從單純考慮美國顏面的角度出發,也需要降低姿態同意和談。況且擬議中的和談只停留在探討重啟階段,不會對以色列構成實質性的外交壓力或利益侵害。

    巴勒斯坦的政治生態和外交取向變化促使美國推動巴以和談。長期以來,巴勒斯坦爭取建國的路徑是尋求大國支持向以色列施壓。外部推動由此成為巴以和談的基本特征,這也是虛弱而分裂的巴勒斯坦期望改變但難以改變的現實。但2011年法塔赫與哈馬斯兩大對立派系在開羅簽署的和解協定為巴勒斯坦建國開辟了新的道路。2012年聯合國接納巴勒斯坦為觀察員國,這也是巴勒斯坦建國歷程中取得的重要成就。盡管如此,巴勒斯坦要面對現實。即使拋開難民回歸、領土主權等重大問題不談,當前的財政危機和猶太定居點停建問題就遠非巴勒斯坦憑一己之力能夠解決,因此也在尋求美國支持。

    無論前景如何,巴以之間談比不談好,早談比晚談好,當前啟動巴以和談仍具有積極意義。斡旋巴以和平歷來是美國用以向世界顯示其掮客身份和大國地位的行為。在當前政治亂局中,美國推動和談具有穩定地區盟友彰顯美國實力的象征意義。而且巴勒斯坦被接納為觀察員國更是讓美、以兩國深感問題的嚴重性。巴勒斯坦內部和解和外交轉向正在改變巴以和談游戲的規則。9月聯合國大會開幕在即,如果巴以和談仍毫無建樹,那么巴勒斯坦采取新的外交舉動將讓美以更為被動。更重要的是,巴勒斯坦問題歷來是煽動穆斯林團結和反以反猶情緒的火花。如果當前亂局下巴以爆發新的沖突,引發的連鎖反應將難以估量。揚湯止沸遠比火上澆油要好。因此美國要抓牢并打好和談牌,防止事態變得更糟。現實的迫切性促使克里就任后六次造訪中東促談。

    當前,以色列的頑固立場是巴以和談最重要的障礙。推動和談必須從推動以色列開始。但是以色列的永久和平在更大程度上仰仗于巴以之間的和平。在相當程度上,以色列要學會妥協和讓步。妥協是給以色列帶來更持久和平的唯一出路,而對巴勒斯坦妥協是這一歷程的第一步。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大國戰略研究室副主任)

     

    來源:《文匯報》2013721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