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正值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日本靖國神社舉行一年一度為期四天的春祭之時,168名日本國會議員進行了集體參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對此表示:日方的行為及其意圖動向值得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高度警惕,我們敦促日方切實恪守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
本次參拜的議員橫跨各個黨派,隸屬于“大家都來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之會”組織。這是自2005年10月以來參拜規模首次超過百人,2011年8月15日的議員參拜人數為52人,2012年4月20日為81人,今年的參拜規模已比去年翻倍。
“這反映出日本目前的政治生態就是對中國保持強硬。”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高蘭告訴本報記者。
日本右傾加劇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亞太中心副主任廉德奎提醒記者注意,參拜人員中僅有四名來自安倍內閣。他們分別是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日本總務大臣新藤義孝、內閣官房副長官加藤勝信和日本公安委員長古屋圭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本人并沒有參拜,僅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向靖國神社供奉了“真榊”祭品。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表示,不管日本領導人以何種形式和身份參拜靖國神社,其本質都是企圖否認那段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
“這些安排反映出了安倍內閣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的克制。他考慮到了可能引起的外交爭議,從而有所限制。”廉德奎研究員對本報記者說。
“另一方面,安倍也為避免8月15日在靖國神社秋祭時參拜找到了說辭。因為他已經有所表示了——麻生太郎是基督徒,本來是不參加參拜的,這次去顯然是代表了安倍,”廉德奎進一步指出,“如果安倍于8月15日日本戰敗日去參拜,那么這會對中日、韓日關系造成不可挽回的打擊。”
然而,日本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已然引起了中國和韓國的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表示,靖國神社事關日本的當政者能否坦誠面對自己國家的過去,能否正確認識和對待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能否尊重受害國人民的感情,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拭目以待。
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則取消了原定于本周的訪日之旅。這本是他和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舉行的首次雙邊會談。雙方原計劃就朝鮮無核化展開磋商。
對此,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發布會上稱,“這是作為個人進行的參拜,政府對閣僚的行為不發表評論。”
“參拜靖國神社不僅是個外交問題,也是個日本國內問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亞太中心副主任廉德奎分析說,“日本國內的右翼選民對政府施加了壓力。如果是日本政府行為,那么中國可以抗議、批評;如果它不改,我們就拒絕和其打交道。但如果是國會議員的個人行為,且有民意基礎,我們的政府就拿他沒轍。”
今年七月份日本將迎來參議院大選。已經拿下眾議院的安倍對參議院志在必得——拿下兩院,他的政令將暢通無阻。因此,“為了給7月份選舉造勢、爭取更多選票,安倍需要保持自己的高支持率。”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高蘭告訴本報記者。
今年4月13日和14日,日本朝日新聞社的全國定期民調結果顯示,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高達60%。
“日本政府被日本社會的所謂民意綁架了,”高蘭研究員進一步指出,“在民主黨掌權之前的自民黨時期,日本的民族主義是"政治民族主義",即政治炒作為主;而在鳩山的亞洲協調戰略失敗之后,日本的民族主義演變成了"政治民族主義"加"社會民族主義",整個日本社會發生右傾,而不只是一小撮人在炒作。”
中國海監驅走日本右翼
4月22日晚,日本80多名右翼人士乘坐10艘船前往釣魚島,稱要進行“漁業研究”。這80多人來自日本右翼保守組織“奮起日本全國行動委員會”,這個團體去年8月曾組織超過150名日本國會議員組團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
23日,在中國釣魚島海域巡航的中國海監船編隊發現,多艘日本船只在釣魚島海域活動。中國國家海洋局立即組織8艘海監船進釣魚島領海,分4個編隊,對日侵權行為進行監視取證、維權執法。迫于中國海監現場執法壓力,日本漁船當天上午10點左右陸續駛離釣魚島領海。
4月23日晚7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表強硬聲明稱,將會“武力驅逐任何中國人登陸釣魚島”。
“目前,日本是右翼政客利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釣魚島爭端等抓手來激發日本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兩者互相加強,為化解中日關系僵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胡令遠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