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劉鳴:“中國式平衡”能否再推朝核談判?

     

    日期:2013-01-24 作者:陳慧稚 來源:文匯報

    “中國式平衡”能否再推朝核談判? ——訪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劉鳴

      聯合國安理會22日一致通過譴責朝鮮發射衛星、擴大制裁對象的決議。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這份4年來首次擴大對朝制裁范圍的安理會決議,并沒有提出新的制裁措施,這是中方在過去一個多月中與有關各方密集磋商的結果。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劉鳴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份決議是“中國式平衡”在朝核問題談判中的又一次體現,這既是出于中國對自身利益的堅持,也是對朝鮮實際情況考慮之下的務實策略選擇。

      近幾年,隨著朝鮮與日本和韓國關系的惡化,朝日和朝韓之間的貿易幾乎停滯,另一方面,朝中邊境貿易卻在發展之中。劉鳴認為,從國際上的其他制裁來看,貿易制裁、糧食制裁和能源制裁應該說是最“有效”的制裁措施,但是其破壞性也很大,容易造成被制裁國國民經濟的大幅滑落,甚至政權被顛覆,而這都不是正與朝鮮穩定發展商貿關系的中國樂見的。

      “所以,中國這次推動了延續2009年安理會制裁決議的‘定點制裁’,即針對某些特定機構組織的制裁方式,而不是2006年決議要求攔截朝鮮海上貨運的全面性制裁。”劉鳴表示,后者極易引發海上沖突,破壞地區穩定。同時,劉鳴認為,這份決議的內容以及中國對決議的支持,確保了以往決議對朝鮮的壓力。

      此次安理會決議通過之后,朝鮮一如既往地強硬表態,提出“朝鮮半島無核化宣告終結”。劉鳴認為,朝鮮以往都是在對朝核問題談判的表態上搖擺不定,在受到外界壓力較大的時候言辭比較激烈,在壓力較小的時候稍微緩和。最近允許外國人帶手機入境等措施也顯示更加開放姿態。但是,朝鮮始終是以自身的國家利益和戰略利益為重,不管做出怎樣表態,擁有核武器是朝鮮很重要的一個戰略目標。據外媒近日報道,最近有衛星偵察記錄顯示,朝鮮的核試驗場近期又有活動。

      但這并不意味著六方會談的大門會隨著朝鮮此次表態而關閉。劉鳴說,目前解決朝核問題的策略有二:一是通過禁運制裁延緩朝鮮導彈和核技術的發展。劉鳴指出,朝鮮的導彈和核技術發展進程非常緩慢。目前朝鮮制造的導彈射程尚可,但是精確度不高。朝鮮現在可以生產80%-85%的現有導彈的零部件,剩下的以不同手段向其他國家合法獲得,雖然有人力成本低的優勢,但是各種外界制裁必將進一步延緩其發展步伐。

      二是推動朝鮮走對外開放之路,讓朝鮮的精英階層和百姓更多了解外部世界,讓他們認識到國際貿易比發展軍事更能促進國家的發展。這點與中國堅持“均衡”解決朝核問題各方關切的出發點不謀而合。劉鳴認為,韓國樸瑾惠新政府可能會采取比李明博更緩和的對朝政策,在堅持原則的同時推動旅游和貿易項目的開展。

      此次決議中,各方同意致力于推動六方會談的進行,對朝堅持強硬立場的美國也在最后關頭在制裁措施上對中國“讓步”。劉鳴認為,六方會談年內能否進行取決于新任韓國總統樸瑾惠年中與朝鮮的互動,奧巴馬第二任期如何與韓國協調對朝政策,以及美朝關系的改進等各種因素。

      本報記者 陳慧稚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