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在俄羅斯東方重鎮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的2012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系列會議,可以說是俄羅斯宣示其東方戰略的新聞發布會。俄羅斯總統普京專門為會議撰文造勢,不僅進一步確認俄羅斯作為亞太國家的身份,甚至將亞太地區視為俄羅斯未來成功的關鍵所在。
俄羅斯政府為此次會議花足血本,投入210多億美元,使之成為亞太經合組織迄今最昂貴的一次峰會。此外,在主題和議題的設置上也是費盡心機。此次峰會的主題是“融合謀發展,創新促繁榮”,主要議題包括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糧食安全、建立可靠的供應鏈等,這些題目集中反映了俄羅斯經濟上的優勢和利益訴求。
俄羅斯為何緊隨美國之后推出了“戰略東移”大政方針?本刊特邀請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的專家撰文進行深入解析。
編者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在俄羅斯的內政和外交中的地位都得到強化。普京對俄羅斯轉向東方的戰略構想是,利用亞太地區蓬勃發展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促進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社會經濟的加速發展,更廣泛地參與亞太地區一體化進程,進而在亞太地區發揮影響力。此次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就是想借APEC之帆,助推俄羅斯轉向東方。
所謂“東方”在廣義上包括烏拉爾以東的俄羅斯亞洲領土,狹義范圍則指貝加爾湖以東的遠東地區。東方外交的對象主要是指俄羅斯與亞太地區的國家關系。俄羅斯的傳統外交一直是以歐洲為中心,從18世紀初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建立新首都開始,融入歐洲始終是俄羅斯既定的外交目標。此后的兩個世紀,俄羅斯曾經憑借武力馳騁于歐洲舞臺,也屢次因國力衰弱而被迫退出歐洲。冷戰結束后的20年,面對美國和西方的戰略遏制,俄羅斯一方面疲于應對一輪又一輪的北約東擴、一波又一波的顏色革命,另一方面仍希望通過回歸歐洲,借助歐洲的資金和技術使國家走上復興之路。融入歐洲一直是俄羅斯揮之不去的夢。
那么,最近俄羅斯轉向東方的機遇和動力何在?第一,俄羅斯對西方感到失望。這不僅體現在西方態度傲慢,不尊重俄羅斯,還體現在西方的政策并未給俄帶來預想的成果。目前,俄美關系的重啟進程因為雙方缺乏互信而不了了之,俄羅斯與歐盟的關系由于各種原因也已陷入停滯。美國和歐洲先后爆發金融危機和主權債務危機,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傳統西方國家經濟日益衰退,導致俄羅斯與西方的經濟合作兩年來鮮有進展,甚至遭受歐盟的逼債壓力。俄羅斯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為,俄的合作方向不應該是麻煩多多的歐洲,而應該是蓬勃發展的亞洲,與東方合作開始成為俄羅斯的戰略選擇。
第二,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引人注目的發展正在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中國的30年經濟增長帶動了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而俄羅斯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卻錯失了亞洲經濟發展的機遇,沒能利用這樣的機會發展自己。為了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車,普京多次提到與中國、印度等亞太地區國家的合作對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重要性。俄外長拉夫羅夫也認為俄融入亞太的計劃絕非權宜之計,應成為長期的戰略目標。這一戰略選擇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于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經濟騰飛。俄羅斯與亞太地區的經貿增長超過俄與任何其他地區的貿易,其中與中國的貿易總量預期可在2-3年內達到1000億美元。
第三,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從中東地區向亞太地區轉移,俄羅斯西部的安全壓力得以緩解。目前,亞太地區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權力轉移和地區地緣結構的重組,俄羅斯轉向亞太參與該地區的經濟合作和安全安排,將會使該地區呈現出更加紛繁復雜的局面。
基于各種戰略考慮,普京在再度入主克里姆林宮前,就讓其智庫謀劃俄羅斯戰略東移的方案。其中包括重點開發以符拉迪沃斯托克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地區,開發開放大俄羅斯島,使之成為俄羅斯的東部政治經濟中心即“東方彼得堡”。在俄聯邦政府中設立遠東開發部,統籌遠東地區發展戰略。同時,俄羅斯將積極介入亞太地區事務,為其遠東地區開發創造更有利的外部環境。本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就是其東方外交的序幕,亞太地區將看到俄羅斯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傅勇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文匯報 2012-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