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劉鳴:計劃體制依舊 民生需求涌動

    日期:2012-10-11 作者:劉鳴 來源:文匯報

    計劃體制依舊 民生需求涌動 —一位社會科學研究專家眼中朝鮮15年來的變化

      劉鳴

      筆者曾于1997年訪問朝鮮,近日隨上海社會科學院代表團回到闊別15年的朝鮮進行訪問。通過這次走馬觀花的訪問,比較15年前的印象,感受頗深。

      

    計劃體制仍是主流

      我們首先參觀了平壤襪廠。平壤襪廠是朝鮮的樣板工廠,金正日和金正恩多次來此視察,指示工廠為平壤人民生產漂亮舒適的襪子。該廠的機器一半是意大利的,另一半來自中國無錫。意大利產的機器每臺價格2.4萬美元;中國產的機器每臺價格6000美元。所有機器都由國家用外匯采購。平壤襪廠的生產線已經實現電腦化管理,樣品室陳列的襪子有六七十個品種,從素色的襪子到彩色的襪子,琳瑯滿目。襪廠的工程師告訴我們,產品定價權屬于國家,由于襪廠是國家的民生性企業,所以他們工廠產品的出廠價只有成本的一半,整個工廠的經營依靠國家補貼維持。工人超時工作有加班費,但沒有實行多勞多得的計件工資制度。育有5歲以下子女的女工,每天工作時間為5小時,可享受8小時工作的工資。

      我們隨后又參觀了統一大街的自由市場。市場攤位大約有六七百個,攤位空間很小,大概一尺半見方的面積,前面是柜臺,后面長板凳上緊挨著坐著兩位售貨員。市場上商品種類繁多,包括農副產品、衣服、玩具、鞋類、電子產品、五金工具、房屋裝潢材料、廚房用具、各種娛樂物品等。顧客熙熙攘攘,銷售員絕大多數是45歲以上的婦女。據介紹,市場里80%的商品來自中國,農副產品則是農民或市民自己生產的。本國國有單位生產的產品禁止進入自由市場,只能在國有商店銷售。自由市場上所售商品的價格是國家定價商品的數倍或數十倍,所以,平壤市民多數情況下只在國家商店購物。平壤市民的月工資約在2000-3000朝元之間,在自由市場里往往一件衣服或一個鍋子的價格就相當于他們一個月的工資——比如一架日本照相機的價格是1800元人民幣,一雙皮鞋300元人民幣,黃瓜2元人民幣一根。按官方匯率1元人民幣兌換16朝元。

      自由市場內實際購物的人并不多,來此購物的多為經濟收入較高的群體,也有不少外國人。整個平壤有十多家這樣的自由市場市場。

      我們了解到,朝鮮企業生產的原料仍然是通過國家的渠道,按照計劃價進行購買供給,在配給不足的情況下,企業與企業可以直接以市場價進行交易。在完成國家生產指標后的超額生產產品,仍然需要按照計劃價格賣給國家的流通部門。由于本國生產的商品沒有進入自由市場,而一般居民又消費不起自由市場的商品,所以自由市場的功能只是計劃經濟的補充,無法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主渠道,也無法在國家經濟中扮演重要的調節作用。

      

    消費領域變化驚人

      與15年前相比,平壤發生了不少的變化:餐館和單間門面的百貨店大量出現,街道上不時還會冒出一兩個小售貨亭。在馬路上行駛的轎車數量明顯增加,其中不乏寶馬、雷克薩斯等名牌車,另外還有少量的摩托車和出租車行駛在馬路上。街道兩旁主要建筑物上霓虹燈比比皆是,當夜色降臨后,霓虹燈明亮地勾勒出了城市的輪廓線。新型建筑略有增加,特別是在倉田街聳立著三棟充滿藝術個性特色的圓柱形大樓。筆者看到不少干部、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和年輕人都在使用手機。年輕女性的服飾比較時髦,色彩豐富多樣,顏色和面料搭配勻稱,還點綴著小巧玲瓏的裝飾品。

      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朝鮮的餐館、百貨店一概不設立展示商店經營商品的櫥窗。此外,所有的商店都散布于鄰街的建筑樓里,沒有商店林立、比鄰成片的商業區域。餐館都以食堂為名,和其他商店一樣除了在門楣上有一塊小小的店名招牌外,外表與一般建筑樓別無二致。

      不過,號稱朝鮮半島上供應最美味冷面、久負盛譽的餐館——玉流館則完全不同。玉流館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金正日生前指示有關官員確保普通朝鮮人都能到玉流館品味最上乘的平壤冷面,因此前幾年進行了擴建。擴建后的玉流館由淡綠色琉璃瓦構成屋頂、富有朝鮮民族風格的6棟二層建筑組成,共有2000多個座位。玉流館外表富麗堂皇,內部裝潢典雅高貴,大理石樓梯、紫檀木門和潔白的吊燈烘托出餐館的高貴身份。營業中的玉流館門庭若市,一樓是普通市民就餐的地方,二樓是國家干部、富人和外賓享受的地方。玉流館的招牌主食是冷面,糯軟且有嚼勁。其他點心與甜食包括打糕和冰淇淋,都做得非常可口。當然,玉流館用餐的價格不菲,一般6人用餐花費34歐元。

      筆者感到平壤餐飲業最大的變化是大大提高了服務水平,平壤已出現了不少專門為外國人士服務的高級飯店。這些飯店裝潢風格現代化,菜肴味正地道,服務員如花似玉,能歌善舞。如一家意大利餐廳的顧客主要是西方人士,來此的朝鮮人往往是西方人士的陪同。另外一家名為“海棠花”的飯店尤其出名。“海棠花”在北京開了5家分店,很受歡迎。招牌菜如土豆餃子、卷心菜、紅燒魚都名聲在外。服務員20歲左右,能唱標準的中文歌曲,諸如鄧麗君等演唱的流行港臺歌曲被那些服務員唱得婉轉動聽,她們還與顧客一起翩翩起舞,深情對歌。這些生意興隆的飯店歸國家所有,雖經詢問,店長也不愿告之飯店屬哪個上級部門主辦。在一個鮮有夜間商業娛樂活動的國家里,這些涉外飯店可以特許營業到深夜。

      筆者驚訝地觀察到,平壤的高檔餐飲業竟然顧客盈門,除一部分是從事貿易工作的高薪階層外,多數消費者看上去是普通人。消費領域的變化,說到底還是人的變化,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朝鮮人,已經擁有高檔車,可以經常出入高級賓館。筆者在五一體育場觀看阿里郎表演時,發現在觀看人群中,不少是一家子坐著豪華車來的。

      

    配給制度有效運行

      每個周六,是朝鮮人政治學習的日子。早晨7點,我們住地《勞動新聞》廣場上宣傳車的高音喇叭就開始了政治廣播。周日,少先隊員都會去人民學習大會堂前面舉行活動。各個街坊的居民到自己小區外的綠化地進行清理勞動。這些都沒有變。與15年前相比,公交車雖然仍比較陳舊,但也出現了半新半舊與全新的車輛。平壤市民出行主要以地鐵、公交車為主,也有不少人步行一小時左右上下班。

      在與朝鮮社會科學院科研人員的交流過程中,該院法學研究人員對朝中邊境黃金坪特區的開發表示了很大的興趣,希望與上海社會科學院共同研究特區的法律問題,他們特別想了解上海浦東新區在開放初期進行法律管理的經驗。

      在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希望與上海同行開展共同項目研究,特別是有關上海同黃金坪與羅先特區開展金融合作、上海向朝鮮投資與朝鮮向上海勞務輸出等議題進行研究。他們解釋說,朝鮮“建設強盛大國”的目標實現需要分兩個階段進行,目前的階段主要是打好基礎。朝鮮經濟發展的目標是建設自主和自立的主體經濟,以實現經濟的現代化和信息化。他們強調電力、金屬、煤炭、鐵路、化工、機械等部門是他們的重要經濟部門,由于技術落后限制了經濟的發展,所以朝鮮人民正在進行科技創新,以尋找各種替代產品。

      該所研究人員還介紹了朝鮮現行經濟政策的情況。他們表示,國家的配給制度仍然在有效地運行,國家的工作人員、市民所需的絕大部分日常生活用品(住房、糧食、農副產品、鞋和布料、衣服等)仍然需憑票證在國家定點商店進行購買,這個制度目前不會放棄。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所長)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