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不久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宣布,巴基斯坦正在重新開放經過其境內的向駐阿富汗北約部隊運送物資的陸地補給線,該補給線為美國和北約部隊提供超過50%的后勤補給。美巴之間長達7個月之久的外交僵局被打破。她強調美、巴兩國將協調行動,共同打擊恐怖主義,支持阿富汗實現安全、穩定與和解,加強兩國貿易和投資關系以及人文交流。
這次美國道歉實屬不易,長達7個月的外交僵局被打破,堪稱巴基斯坦政府外交與國內政治的勝利。
巴基斯坦是美國進行阿富汗反恐行動的重要伙伴,也是美國向駐阿北約部隊運送軍用物資的重要中轉站。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就北約去年11月空襲巴檢查站造成人員傷亡一事道歉后,巴基斯坦政府決定重新開放美國和北約經由卡拉奇港口的向駐阿富汗北約部隊運送物資的陸地補給線。同時,美國還承諾將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密切合作,以防止再度發生類似事件。
美方“道歉”,巴方“讓路”,雖然阿方沒有參與,但就戰略考量而言,依然是缺席方的分量發揮了作用。美國希望阿富汗穩定,不愿意看到阿富汗再成為“基地”之類恐怖組織成員藏身、訓練和襲擊的庇護地。
巴基斯坦文官政府夾在軍人和民眾之間,為促使美國道歉,巴基斯坦政府只能以阻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駐阿富汗部隊、包括美軍部隊經過境內的陸路補給線為手段迫使美國道歉。這也是美國政府第一次就此事正式向巴基斯坦道歉,此前奧巴馬政府僅對此事表示遺憾,一直拒絕向巴基斯坦正式道歉,致使美、巴雙方就重啟補給線的談判陷入僵局。奧巴馬之所以拒絕向巴基斯坦道歉,不愿意因向巴基斯坦道歉而給外界“在外交事務上的軟弱形象”,以免沖擊到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
巴基斯坦決定重開前往阿富汗的北約運送物資的地面補給線,一方面有助于消除美、巴之間的僵持關系;但另一方面,將使美國及北約部隊在巴基斯坦境內更加肆無忌憚,將對巴基斯坦安全局勢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巴基斯坦塔利班發言人威脅將對北約補給車輛發動襲擊。
同時,巴基斯坦決定重開這條戰略補給線,勢必將影響到中國在阿富汗的戰略利益。因為,中國始終堅持阿富汗戰爭應盡早結束,中國希望阿富汗政府積極恢復民生、重建自己的國家。中國政府希望在阿富汗重建進程中發揮更多的作用。
而巴基斯坦重開這條補給線,并不利于盡早結束阿富汗戰爭,也給中國重建阿富汗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同時,更給阿富汗的和平帶來了不確定因素,重開此條補給線,意味著美國及北約部隊在運送軍事物資的同時,也有可能以各種借口再次出現“誤炸”巴基斯坦境內的軍事哨所的事件,巴基斯坦民眾仍將不得不忍受美國肆無忌憚的“誤炸”。
更為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在處理類似國際問題時,也應考慮到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利益。
當然,這次巴基斯坦宣布重啟北約補給線,也不會影響到中、巴全天候的關系;但巴基斯坦這個決定,至少說明了在共同對付西方大國面前,中、巴雙方還應事先多溝通、多協調,務必確保兩國彼此的戰略利益最大化,切不可被西方國家的小恩小惠沖昏了頭腦,更不能上美國“胡蘿卜加大棒”政策的當。中國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雙邊關系發展最好的兩個國家,兩國政府應全力維護這種經歷了60年風風雨雨考驗的兄弟關系,切實維護兩國的核心利益與彼此關切,使中國能夠在南亞地區真正發揮實質性的負責任的作用。
(胡志勇 作者是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論通訊社,2012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