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中印頻互動為金磚國家峰會熱身
胡錦濤將訪問印度,以推動中印關系繼續向前發展。
中評社北京
隨著 “金磚國家”峰會的日益臨近,中印雙方加強了彼此溝通與協調,兩國相關部門都在為此次峰會的順利召開積極工作,期待著金磚國家峰會成為推動金磚國家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的重要會議,對金磚國家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使金磚國家峰會成為各方凝聚共識、深化合作的新契機。
新年伊始,中印關系不斷取得新進展,雙方釋放積極信號:
1月中旬,中印兩國代表在新德里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關于建立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的協定》。此舉表明中印邊界談判取得了一個新的突破,該機制的建立將有助于中、印兩國加強邊境事務合作,共同維護兩國邊境和平與安寧。
2月初,印度外長克里希納應邀訪問了中國,雙方集中討論了海上安全和打擊恐怖主義、實現均衡雙邊貿易,以及促進高層互訪等多項議題。并在諸多問題上兩國外長達成了廣泛共識,克里希納代表印度總理辛格向中國領導人發出在“金磚國家”首腦會議期間訪問印度的邀請。
2月29日至
第一、兩國同意開展海上安全合作,建立海上事務對話機制,就各自海洋戰略意圖展開對話;
第二、同意建立中印外交部發言人互訪機制和中印非洲事務司局級磋商機制;
第三、加強新聞媒體交流,兩國同意建立印中媒體論壇。
而且,雙方將于3月中旬在北京舉行新近成立的邊境事務磋商與協調工作機制的首次會議。這將有助于保持中印邊境現有的穩定、避免沖突。
中印海上對話機制的建立是中印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內合作的又一內容,有利于增強雙方的互信。印中雙方希望借此對話消除對彼此海上雄心的疑慮。輿論界普遍認為:中印海上合作對話是促進雙邊關系、增加雙邊互信的重要手段。
中、印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金磚國家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新世紀以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系全面快速發展。世界有足夠空間供中印共同發展,也有足夠領域供中印開展合作。兩國是合作伙伴,不是競爭對手。中印友好合作有著廣闊前景。中印關系的穩定發展,不僅將造福中印兩國人民,也有利于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中印合作仍須進一步提升,盡管近年兩國合作不斷加強,但遠未進入最佳狀態。
改善中印關系構成了中國睦鄰外交的重要內容,中印關系對中國對外關系的拓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而防止雙邊關系惡化已成為中印兩國領導人的一個共識。中印雙方都有意愿擴大合作,培育雙方關系。但當前雙方合作領域確實有限。因此,開展系統的合作將使雙方受益。雙方應該尋找潛在的合作領域,創造互信、和諧的共享空間。印中兩國應進一步擴大相互投資,增加企業家之間的互訪,促進兩國地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兩國在氣候變化等重大國際問題上立場一致,開展了良好的協調與合作。雙方要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維護兩國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實際上,中、印兩國戰略利益的匯合大于分歧,兩國在諸多國際事務方面有著相近的立場和共同的戰略需求,兩國在諸多領域有著共同的認識和價值判斷。如中、印兩國都一致反對建立單極世界,主張世界多極化;中、印兩國戰略機遇期基本相同,兩國都需要一個穩定和平的發展環境,都主張建立和諧的周邊環境等,從而決定了兩國關系走向合作友好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沖突與戰爭的可能性。
因此,中、印兩國需從戰略高度處理雙邊關系,以互利合作戰略伙伴關系為基礎,積極采取務實外交政策,促進雙邊關系穩步走向深入,則有利于營造互信互利的亞洲安全環境,共同阻遏試圖主導亞洲事務的外來勢力滲透,以促使地區大國關系向著有利于亞洲和平與穩定的方向整合、構建,中印兩國加強彼此合作與友誼,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借鑒,實現更好更快的共同發展。
印度和中國可以共同崛起,中、印兩國以發展中大國身份崛起為國際體系中的新興大國成為當代國際新秩序演變進程中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印兩國不斷爭取的新地位將打破現有的國際政治和經濟體系,中、印兩國的不同文明與文化更多地促進了雙方之間的交流,兩個亞洲大國的共同崛起也正在為雙方重構新的國際體系創造了條件。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