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廉曉敏《四年后,俄社會更趨向多元》

    201234   0505-國際新聞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廉曉敏


     

     

     

     

     

      本報特約撰稿人 廉曉敏

        
    俄羅斯大選今天開鑼,它將為觀察俄社會各種政治力量和思潮的博弈提供一個絕佳窗口。

        
    普京無疑仍是此次選舉的關注焦點。2000年普京臨危受命,將恢復經濟和回歸社會穩定作為首要任務。2004年,社會亂象得以初步遏制,復蘇跡象日趨顯著,普京高票當選,繼續執政。2008年的金融危機雖然重創俄羅斯經濟,但沒有撼動穩定的格局,普京在一片贊譽聲中做出了自己的政治安排。時隔四年,杜馬選舉后出現挺普反普兩派的較量。這一變化表明俄羅斯社會對國家的發展理念出現多元取向,或固守穩定,或穩中求變,抑或刻意求新,這些都成為這次大選中的熱門話題。種種跡象顯示2012年的俄羅斯總統大選較之以往歷屆選舉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首先,俄羅斯社會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人們對俄羅斯社會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相對穩定的發展后逐步出現保守傾向提出異議。求新和求變的意愿開始在部分人群中蔓延,俄羅斯社會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和訴求。

        
    其次,各黨團以及總統候選人更注意傾聽民意。普京不僅在去年已開始在政黨參選、中央與地方財政預算分割、地方領導人的直選等問題上提出改革的方案,而且在臨近大選之際,又連續發表涉及俄羅斯社會各領域今后發展方向的七篇文章。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普京在這些綱領性文章中,沒有作出任何空洞的承諾,只是針對俄羅斯現實提出問題和指出解決問題的可能,迎合了社會大多數人期盼穩中求變的心理。此間輿論普遍認為,相對普京而言,共產黨候選人久加諾夫沒有任何新意,只是重復了當年戈爾巴喬夫的陳詞濫調;自由民主黨候選人日里諾夫斯基的做派早已為俄民眾所熟悉,雖然到處慷慨陳詞,但最終還是俯首聽命;公正俄羅斯黨的米羅諾夫更多地關懷了社會問題,卻看不到其對經濟層面的關注。普羅霍羅夫雖是這次總統候選人中唯一一個新面孔,他務實的企業家形象和執政理念多少也給這次選舉帶來一絲新風,但是其支持率有限,還不足以表明他是一匹黑馬。

        
    第三,自2008年以后,俄羅斯社會結構變得更加多元,選民心理也變得更為復雜。社會中絕對貧困人數減少了,但相對貧困人數卻沒有明顯減少,中產階層進一步多層次化,內部貧富差距拉大。過去是社會底層的一部分人借助國家的穩定被推入中產階層,他們渴望社會保持穩定,而中小企業主和一些專業技術人員階層由于沒有獲得預期利益反而面臨貧窮化的困境,這部分人堅決要求社會變革。精英層是既得利益者,但也是社會穩定的基礎。相當數量的民眾雖身處社會下層,也沒有獲得更多利益,但他們心知肚明,變革的好處不會讓他們沾邊,相反社會的動蕩卻會使他們進一步陷入赤貧。

        
    正因為如此,選前俄羅斯社會雖然表面平靜,但人們參選的熱情明顯高于以往。俄選民一方面會接受既定的政治現實,另一方面選舉中涌動的參政熱情將會持續發酵,推動俄羅斯邁向一個更成熟的社會。

        
    (本報莫斯科33日專電)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