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潘光《這十年,恐怖組織也在不斷“升級”》

    發表于《新民晚報》2011年9月9日第32版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理事會副主席 潘光研究員

     

      從歷史上看,人類早在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時就已看到今天所說的政治恐怖主義行動。進入20世紀,為達到政治目標而實施的恐怖行動不斷發生: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被暗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1963年美國總統肯尼迪被暗殺、1972年以色列運動員在慕尼黑奧運會上被劫殺、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航班在洛克比上空爆炸等,都震驚了世界。人類剛進入21世紀,便發生了“911”事件,國際恐怖主義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10年來,恐怖活動呈現出以下幾個新特征:

      一是高科技化趨勢。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恐怖分子越來越多地使用生物、化學、網絡以及核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其中,網絡正成為恐怖組織的主要信息來源和活動平臺之一。1998年被美國認定的恐怖組織網站只有18個,到2007年激增到5000多個。美國陸軍首席信息官鮑特爾將軍認為,恐怖組織正“將戰爭從現實空間轉移到網絡空間”。在2006年英國警方破獲的陰謀攻擊赴美航班未遂案件中,恐怖分子計劃用新型液體炸藥炸毀飛機,這說明他們一直在研究、改進使用化學手段實施恐怖活動的技術。

      二是意識形態化趨勢。許多新生的恐怖集團是自發形成的,而將這些人凝聚在一起的便是“圣戰”意識形態。“圣戰”一詞被一些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用來作為恐怖主義宣教的工具。那些被邊緣化的群體和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就極易受“圣戰”理論的誘導走火入魔。專家就此指出:“意識形態在恐怖組織招募和訓練新成員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極端右翼的意識形態,如新納粹主義、種族主義等,也是導致恐怖主義的一大根源。此外,“生態恐怖主義”也具有越來越強的意識形態色彩。如“地球解放陣線”,就打著“保護生態”、“解放地球”的旗號破壞各種設施,甚至攻擊文化體育盛會。

      三是本土化趨勢。近年來發生許多恐怖襲擊,都是由土生土長的恐怖分子策劃實施的。荷蘭學者發現,歐洲的“基地”組織成員正在本土化。美國學者在分析紐約時報廣場汽車爆炸未遂案時指出:“防范本土‘孤狼’已成為重大難題”。其中的原因,與意識形態化趨勢密切相關,也有技術性因素。“911”事件后,國際社會在反恐情報交換、監控人員和資金的跨國流動、交通樞紐的安全檢查等方面的合作大大加強。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恐怖勢力的跨國聯絡和作案更困難,因而本土恐怖分子成為恐怖襲擊的主力。

    四是年輕化趨勢。自“911”以來,“基地”等恐怖組織吸納了一批年輕又有“圣戰”經驗的成員充實領導核心。同時,各類恐怖組織加強了在歐美發達國家年輕人中的招募。在2007年夏參與英國系列恐怖襲擊的人中,就有不少受過良好訓練的醫學院學生。英國情報機構負責人埃文斯警告:“恐怖分子正在有系統、有意識地把目標對準國內的年輕人和孩子。”在發展中國家,恐怖組織發展年輕人更容易,因為那里存在大量的“弱勢”群體,其中那些因無業和赤貧而“絕望”的年輕人是最容易接受極端思想的,而大批無辜平民在“反恐戰爭”中被殺害,往往是促使他們加入恐怖組織的直接原因。美國《外交政策》雜志驚呼:“第三代圣戰者”已成為反恐斗爭的大敵。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