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明,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地區合作研究室主任。2002-2005就讀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關系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1999-2002年就讀于南京大學歷史系國際關系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0-1994年就讀于鄭州大學外語系,獲英國語言文學學士學位。作者長期從事中美關系、美國亞太戰略、東亞地區國際關系方面的研究與教學工作,曾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政治學系、美國馬里蘭大學政府與政治學院、韓國誠信女子大學政治外交學系進行3-6個月的訪問研究。
1971年10月出生,2005年7月畢業于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專業,獲得博士學位。曾于2004年2月到7月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政治學系交流學習,2007年10月赴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訪問研究。 2005年7月,進入社科院亞太所參加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美國外交、中美關系、東亞地區國際關系。曾主持和參與院、市各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內容涉及“美國意識形態國際化與中美關系”、“朝鮮核問題與東北亞和平機制的構建”等等。 主要學術成果: 專著:《布什主義與新帝國論》,時事出版社,2005年12月; 論文:“權力轉移過程中的東南亞地區秩序——美國、中國與東南亞的角色”,載《世界經濟與政治》2009年第6期; “民主國家同盟與意識形態話語下的中美關系”,載《美國研究》2008年第4期; “從‘擠壓’到‘接觸’——析布什政府時期的美國對朝政策”,載《國際論壇》2007年第6期; “中國崛起:美國的認知與反應”,載《現代國際關系》2006年第10期; “關于建立東亞共同體的幾點思考”,載《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 “軟權力理論及其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借鑒意義”,載《太平洋學報》2005年12期; “新布什主義——兼析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對外政策”,載《國際關系研究季刊》創刊號,2005年12月; “先發制人與預防性戰爭辨析——以伊拉克戰爭為例”,載《學術探索》2004年第11期; “先發制人與國際法——從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角度的考察”,載《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