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國際輿論界多年來存在一種聲音,批評中國執行重商主義的經濟政策。應當承認,這些批評也有其言之成理和值得引以為戒的一面。歷史地看,重商主義融財富聚斂、貿易保護、工業扶植、就業促進、政府干預、強權打造于一體,是民族國家的現代化富強之策。但與此同時,重商主義也指稱那種國家權力過度干預經濟活動、片面追求貿易順差并將貨幣與財富混為一談的負面經濟政策。以全球金融危機為背景,我們不妨順著有關批評的思路,認真反思自己一味“出口創匯”、依賴與美國經濟大循環、放低社會和環境等標準、國內消費需求受到抑制這樣的片面重商主義發展模式。外貿乃至對全球化的參與理當服務于改善本國民眾福祉這一更高的目標,在此問題上再也不能本末倒置下去了。要糾正目前失衡的經濟政策,必須同時深化社會和政治等部門的改革,否則,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科學發展仍將繼續是口號而已。
刊于《學術月刊》2011年第6期
作者簡介:梅俊杰,上海社會科學院歐亞研究所 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