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志勇:南亞反恐形勢愈發復雜

    本·拉丹被擊斃后,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接連發動了數起報復性恐怖活動,恐怖事件在巴基斯坦接連發生,嚴重影響了美國在南亞的反恐戰爭,南亞的反恐形勢也變得更為嚴峻復雜。

    后拉丹時代,南亞宗教極端主義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日趨明顯,恐怖主義與宗教極端主義的結合對南亞地區的安全構成了直接危害。宗教矛盾日趨激烈成為南亞恐怖主義泛濫的“催化劑”。宗教矛盾的政治性質更加明顯,影響了南亞國家的政治命運,并發展成為以宗教利益為最高目標的極端宗教主義,成為引發該地區更深層次社會動蕩的主要原因。而民族分裂主義與宗教民族主義又成為恐怖主義的重要誘因。

    在世界多極化與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外部因素在南亞恐怖主義蔓延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一國內部的民族矛盾往往成為某些大國利用的借口。國際社會中的某些國家為了本國的戰略利益,在對待恐怖主義問題上采取了典型的實用主義 “雙重標準”,不惜支持和縱容南亞地區的一些恐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恐怖主義活動的泛濫,使南亞地區某些民族問題更加復雜化,長期得不到公正解決。美國以“反恐”名義加大了對南亞地區的戰略滲透,從根本上并沒有緩和印、巴之間已有的矛盾,反而使兩國關系中的克什米爾問題變得更趨復雜。而美國此次未經巴基斯坦政府同意采取單邊軍事行動擊斃本·拉丹,更使全球民族與宗教矛盾加劇,沖突將進一步升級,為國際恐怖主義卷土重來創造了有利的環境與條件。一些恐怖組織和極端勢力可能會步美國后塵,發動“先發制人”的恐怖襲擊,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后拉丹時代的恐怖襲擊次數將呈現更頻繁的態勢。

    由于南亞地區脆弱的政治、經濟環境,導致本地區社會動蕩不安,政局不穩。目前,南亞地區各國政府又無法采取切實有效的反恐措施來打擊恐怖主義,到目前為止,南亞國家還沒有形成一種有效的整體性反恐策略機制,使南亞反恐面臨一盤散沙的困境。一連串的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使人們認識到:恐怖主義正是南亞面臨的頭號問題,南亞各國只有從根本上認清恐怖主義的本質,重視國際合作、加強反恐立法、采取嚴厲打擊等措施,消除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共享人類文明成果,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和根除南亞地區恐怖主義活動,使南亞真正成為一個和平、繁榮與發展的地區。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解放日報2011年06月04日 第05版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