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邀請觀賽重啟和談 一方特赦囚犯表達善意 印度向“老對手”伸出“橄欖枝”
3月29日,在印度北部城市莫哈利舉行的板球世界杯印度與巴基斯坦半決賽上,印度總理辛格與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并肩而站,一起觀看了當天的比賽。比賽結束后,兩國總理還討論了重啟和平進程等問題。
印度總理辛格25日率先伸出“橄欖枝”,邀請巴總統和總理赴印度觀看板球世界杯比賽。27日,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簽署赦免令,同意釋放一名印度囚犯——戈帕爾·達斯。達斯1987年6月被巴基斯坦一家法院判處終身監禁,關押在拉合爾科特拉克帕特監獄。印度最高法院3月初以人道主義為由,請求巴當局釋放達斯。之后,雙方都表達出善意,為這次板球賽做鋪墊。
盡管這種傳統的“板球外交”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但表明了印、巴兩國試圖使雙邊關系回暖的心態。
“板球外交”由來已久
板球起源于英國,盛行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孟加拉等英聯邦國家。板球成為南亞次大陸最流行的運動,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民眾都對這項運動賦予極高的熱情。以板球賽事推動兩國間的政治交往,在印、巴兩國歷史上并非首次。在1987年印巴關系處于緊張狀態時,時任巴基斯坦總統齊亞·哈克飛赴印度城市齋浦爾觀看了一場印、巴間的板球比賽。1989年,印度板球隊首次訪巴。2005年4月,以到印度觀看板球賽為名,印度邀請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訪問印度,并就緩和雙邊緊張關系舉行了會談。這是印、巴兩國首腦2001年7月會晤以來的首次訪問。印、巴兩國領導人利用“板球外交”的機會,采取切實措施改善兩國關系。吉拉尼此次訪問是巴基斯坦領導人2005年4月后首次踏上印度領土。
印、巴關系是南亞國際關系中最重要的一對關系,印、巴沖突是南亞地區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印、巴關系直接影響到南亞地區的戰略利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雙邊關系是南亞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關鍵。
同時,印、巴關系的變化是印度對外關系最敏感和最核心的問題之一,直接關系到印度對外政策的走向。印、巴兩國嚴重對立的局面使印度長期面臨極大的安全威脅和軍事壓力,并承受著經濟上的巨大負擔。印、巴關系是印度外交中最為棘手的歷史問題,成為印度追求“世界大國”的國家戰略的重要阻礙。印、巴兩國長期處于事實上的緊張狀態,對印度崛起產生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并嚴重牽制了印度國民經濟的正常發展。
印巴“糾結”積重難返
長期以來,克什米爾問題成為影響印度與巴基斯坦雙邊關系正常發展的核心問題。克什米爾爭端實際上已嚴重影響到兩國的國內政治發展,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對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的分歧已經形成了各自被稱作“民族-宗教情感”的政治認知,這種政治認知的不斷加深反過來又導致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分裂活動的蔓延,并在各自國家政治發展進程中開始發揮作用。早在1990年1月,巴基斯坦外交部長雅各布·汗強調,克什米爾問題應根據安理會決議,在聯合國監督下通過公民投票來解決。巴基斯坦政府主張通過和平談判逐步解決,但印度方面一直拒絕采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對解決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的態度不一致,導致克什米爾問題長期化、復雜化。由于印度一直拿不出一種可以為克什米爾地區帶來和平解決的戰略,也無法建立與巴基斯坦的正常國家關系,從而導致印度與巴基斯坦這個最大的鄰國之間的關系經常處于一種微妙的、脆弱的不利態勢。
從1999年到2008年,穆沙拉夫在位九年間,扭轉了巴基斯坦因核試驗遭受制裁的被動局面,并成為美國重要的反恐盟友,使巴基斯坦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外匯儲備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08年9月6日,扎爾達里上臺執政,巴基斯坦進入人民黨完全執政時期,巴基斯坦國內政治斗爭趨于緩和。扎爾達里積極通過改善與印度的關系,以增加巴基斯坦在主要盟友間的政治分量,掌握政治上的主動性。
2008年10月,印度與巴基斯坦開啟克什米爾地區邊貿通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印、巴雙邊經貿關系的加強,有利于印、巴兩國政治關系的加速推進,也有助于緩和雙方的緊張關系,更有利于印、巴兩國增進互信、加強了解,促進克什米爾地區經濟發展。
保持印、巴關系的穩定,符合印、巴兩國的長遠戰略利益。印、巴關系正常化有助于印度確立亞洲主要國家甚至世界大國的地位。同時也符合美國、俄羅斯和世界其他主要大國在南亞的戰略利益。印度和巴基斯坦作為南亞地區兩個大國,其關系的穩定直接影響到南亞其他國家與印度的關系。
同時,印、巴關系正常化有利于中國西南邊疆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印巴兩國的敵對行為為中印友好關系的發展增添了諸多復雜因素。雖然中國明確表示不單方面支持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并且在說服巴方與印度進行認真地談判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印度仍視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傳統友誼為中、印關系復雜化的一個因素。與此同時,美國正積極發展與印度的關系,力圖將印度納入其全球戰略架構之中,以達到利用印度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目的。
緩和“給力”地區和平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關系的好轉引人注目。巴基斯坦改變了對印度敵視和對抗的政策,正積極采取與印度展開對話、以期通過對話來尋求解決沖突的政策。巴基斯坦還在國內進行了民主改革,以求長期的政治穩定。巴基斯坦的戰略調整與印度希望改善與南亞鄰國的關系“不謀而合”,促成印、巴關系走向好轉。兩國領導人都認為:建設性的對話能夠促進兩國“和平、安全和經濟發展”共同目標的實現。
2004年5月,印度國大黨執政后,以曼莫漢·辛格為總理的印度新政府非常重視與南亞鄰國的關系,并將其置于“最優先的地位”。辛格政府反復強調要與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南亞鄰國發展最密切、最友好的雙邊關系,并承諾繼續印、巴的和平進程。辛格政府致力于改善印巴關系,與巴方討論克什米爾、核問題、加強人員往來、雙方互開領事館等雙邊關系中存在的一切問題,同時確保印對巴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轉變。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印度堅決反對第三方介入調停。印、巴兩國首腦已經同意在沒有恐怖主義威脅的環境下重新啟動雙邊的對話進程,為雙邊關系的改善開辟了新的機遇,推動了兩國關系的發展。印度認為:印、巴關系的改善將能夠改變南亞地區整體的政治安全形勢。
此次“板球外交”推動印、巴關系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板球在兩國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為印、巴兩國提供了討論雙邊關系等問題的平臺,板球比賽也成為維系兩國人民之間感情的一種紐帶。“板球外交”被視為印度向巴基斯坦伸出的“橄欖枝”,而這種友好姿態可以促進兩國作出進一步的和平努力。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