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燁于1997年訪問北京時“叛逃”,后一直居住在韓國。
黃長燁的話似乎有點夸張,但人們不禁要問,中國這個“大哥”對朝鮮這個“小弟”真的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嗎?
近年來,朝鮮與中國的關系可以說忽冷忽熱。朝鮮到底在打什么樣的牌?
美國文博大學政治系教授于濱對BBC中文網說,黃長燁的話其實是“老生常談”,沒有什么新意。因為這種話他以前也曾說過,不必過渡解讀。
不過,于濱說,這里值得關注的倒是黃長燁說這番話的時機。因為目前,朝鮮面臨接班人的問題,政局不是十分明朗;同時,六方會談遲遲沒有恢復。
黃長燁講話的目的和效果有可能是向中國施加壓力,把球再次傳給中方。
于濱說,摧毀一個政權并不難,難在重建一個政權,伊拉克就是最好的例子。
經濟影響
與此同時,上海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的朝鮮問題專家劉鳴認為,黃長燁在1997年離開朝鮮,他的一些研究和判斷還是停留在那個時代。
他說,中國對朝鮮的影響主要是經濟影響,包括給朝鮮的糧食、能源援助等。
很多人認為,一旦中國掐斷了對朝鮮援助的話,朝鮮很難生存。劉鳴認為,如果中國真這樣做的話,朝鮮內部肯定會出現混亂,但能否出現政權崩潰就很難說。
同時,要想推翻朝鮮政權,也必須在內部有人呼應,但中國在朝鮮內部并沒有人。此外,中國也不可能用軍事手段來推翻朝鮮。
籌碼
朝鮮的核武問題一直令國際社會頭疼。但朝鮮如果真的去核化,中國是否就失去了與美國制衡的籌碼了呢?
對此,于濱認為,中國對解決朝鮮問題還是有其誠意的。因為,六方會談不僅僅是簡單的關于朝鮮核武器的問題,它關系到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安全機制以及核擴散問題。中國最擔心的就是東北亞地區的局勢。
當然,金正日對中國有戒心,正像中國周邊的一些鄰居例如越南對中國不信任一樣。
劉鳴說,長期以來金家父子一直希望與美國改善關系。朝鮮希望與美國改善關系以抬高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同時,朝鮮認為只有改善了與美國的關系,才能徹底改變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的處境。
但劉鳴說,美國之所以在乎朝鮮主要還是因為朝鮮擁有核武。
此外,金正日希望通過與美國改善關系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和增加對中國的談判籌碼。
實用哲學
中、美、朝的互動和關系歷來是錯綜復雜的。一旦朝鮮受到了美國的制裁與冷遇,它又會轉向中國,因為它的生存需要中國。朝鮮對中國采取的是實用主義哲學。
但朝鮮也明白,畢竟中國是它的鄰國,他們的意識形態有相似之處。即使它與美國改善了關系,由于美國是民主國家,它也會由于人權問題而受到美國的批評。
劉鳴說,這也可以從過去越南、中國這些社會主義國家的例子中看得出,即使他們與美國改善了關系,到一定程度之后,仍然會面臨美國的批評。
劉鳴認為,即使美朝關系改善,朝鮮半島仍然處于分裂狀態,如果雙方統一,則需要建立和平機制,而中國和美國則需要擔保和平機制,中國也能在這當中發揮主要作用。
毫無疑問,沒有人能否認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朝鮮明顯有求于中國。
金正日政權善于玩弄權術,一貫拉一方,打一方,以從中得到最大的好處。這也是朝鮮這個小國的生存之道和利益。
最后,朝鮮如果改革開放,經濟要發展和復興的話,就更需要中國的幫助,尤其是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強大,它周邊國家都脫離不開中國,中國的作用和影響將是長期存在的。
不會放棄核武
于濱認為,今年是朝鮮戰爭60周年,而至今朝鮮半島的統一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南北方仍處于“敵對”狀態。這也是朝鮮力圖發展核武的一個根本原因。
同時,劉鳴認為擁有核武是朝鮮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目標。
朝鮮只不過是利用六方會談改善它自身的處境,以減緩聯合國對它的經濟制裁。
而無論是中國、美國以及韓國等對此都心知肚明,因此,恢復六方會談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緩兵之計。
于濱對此也表示認同。他說,擁有核武至少起到心理上的威懾作用。
劉鳴認為,最終能否解決核武問題,關鍵是要看朝鮮下一屆的領導人。
因此,如果美朝關系沒有根本的改變,朝鮮不會放棄它的核武牌。
金正日秘密訪華?
此外,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可能最早于本周末訪問中國。有關金正日訪華的傳聞也紛紛見諸于網絡,盡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已經予以否認。
有北京的外交人士分析認為,金正日可能會在此次訪華期間突然宣布恢復六方會談。
而中國則可能會為朝鮮提供大規模經濟援助作為回報,以緩解朝鮮近期貨幣改革后所出現的危機。
北京消息人士稱,中國可能會向金正日提供包括大約10萬噸糧食在內的經濟援助,作為訪問中國的禮物。
來源:(英國)BBC中文網 (201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