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襲擊消息一經發布,震驚世界,因為馬六甲海峽對世界和區域經濟至關緊要。馬六甲海峽位于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總長約
馬六甲海峽如果遭襲,全球供應鏈也會產生斷鏈的慘重后果,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經濟活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美國要保障馬六甲海峽暢通,不僅有其貿易安全和經濟利益考慮,更有其確保海權和區域霸主地位的戰略意圖。
“9•11”事件后,美國以東南亞地區特別是馬六甲海峽可能出現海上恐怖活動為由,試圖通過“地區海事安全倡議”(2004年)和“海事預警計劃”(2005年)把美國海軍陸戰隊或特種部隊派駐馬六甲海峽,控制這個連接兩洋的關鍵海峽。
新加坡積極支持美國直接介入馬六甲海峽事務,不過,美國尚未獲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支持,致使美軍暫時不能直接進駐馬六甲海峽。盡管如此,美國還是以迂回的方式實施“地區海事安全倡議”相關措施。
首先,美國通過雙邊安全合作方式,加強同南海周邊和馬六甲海峽國家的防務合作。從2005年6月起,美國同東南亞國家開始了一系列的雙邊海上反恐演習,使之成為代號為“金色眼鏡蛇(Cobra Gold)”的年度軍事演習計劃的一部分。美國海軍還同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分別在南海和馬六甲海峽附近進行雙邊海上反恐軍演。
其次,美國同亞洲盟國和友邦的情報機構密切合作,收集馬六甲海峽情報。日本配合美軍要求,以打擊海盜為由,在新加坡建立海盜情報分享中心,掌控海峽第一手情報資料,隨時可為美軍提供情報服務。新加坡于2009年4月正式啟動海上安全“信息匯合中心”,利用高科技手段,可同時追蹤2.5萬艘船的位置。用戶使用智能軟件找出形跡可疑船只,及早發現遭海盜或海上恐怖分子挾持的船只。美國是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美國要扮演馬六甲海峽的實際守護神,通過聯合海上演習、建立情報共享措施,監控、識別并攔截途經馬六甲海峽可疑船只,緊急情況發生時,美軍還可封鎖海峽,以確保美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霸權。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