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認為,目前中國周邊環境大體上呈東緩西緊態勢。今年朝核問題雖有波折,但朝鮮尋求與美國的直接對話并不意味著六方會談的終結,美朝能否達成雙邊協議仍需要六方會談的支持。日本新內閣上臺是其國內社會結構變化、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多極化趨勢發展共同作用的結果。日本新內閣對外政策的特點是 “對等”、“平衡”、“不包括”,即在雙邊關系上尋求對美國的對等地位,在東亞多邊合作中則提出建立不包括美國的東亞共同體,形成中、美、日的三邊平衡。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始終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遵照聯合國海洋法等相關國際法的規定妥善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與會專家指出,當前阿富汗、巴基斯坦局勢動蕩,挑戰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鄰國家的安全與穩定。發揮上海合作組織在地區治理上的積極作用,通過區域合作提供地區公共產品,有利于提高區域內各國應對地區安全威脅的能力,同時也為大國在該地區的地緣戰略協調提供了有效的合作平臺。此外,與會者還談到,中國的中東外交隨著中國與中東相互依存度的上升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不僅需要加強在中東事務上的外交協調能力,而且還要需要加強國內各涉外部門間的統籌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