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潘光:《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歷經千年的中猶友誼之樹常青》

        新華網上海10月12日電(記者季明)“感知中國·以色列行”12日在耶路撒冷揭幕。這次活動的組織者之一、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此前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次活動必將取得圓滿成功,因為“歷經千年的中猶友誼之樹常青!”

    “在此次‘感知中國·以色列行’活動中,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具體負責《中以友好關系展》的展出圖片挑選、解說文字編寫等工作。”潘光教授告訴記者。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以色列外交部主辦,將是中國在以色列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動。

    “主辦《中以友好關系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記憶中猶兩個民族和睦相處、同甘共苦的經歷,有助于反對種族主義,反對霸權主義,促進各國各民族間的和平發展,構建和諧世界。”潘光教授說。

    據介紹,與《中以友好關系展》相類似的展覽去年在美國洛杉磯已舉行過,并引起轟動;明年這個展覽還要到舊金山繼續舉行。目前“上海猶太人”這個歷史題材也非常熱,光紀錄片就已不下40部,相關書籍更是層出不窮。

    在這位有著20多年猶太問題研究經驗的專家看來,盡管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華民族和信奉猶太教的猶太民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民族,但在文化、價值觀等深層次卻有著許多相似點,比如兩種文明都相當重視家庭聯系和教育的作用,在困境下都善于刻苦拼搏,這些相似點使兩個民族更容易對話和理解。

    早在隋唐時期,就有猶太人沿著古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其中一部分選擇在河南開封地區定居并形成開封猶太社團。經過一千多年的歲月,開封猶太人融入了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他們中有經商致富的,有科舉當官的,還有的做了醫生。

    潘光教授說,在猶太民族大離散的歷史上,像開封猶太社團這樣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的情況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會之中的情況是很少見的,“本質原因在于開封猶太人始終與客居地的其他民族和宗教集團享有平等的權利”。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長期遭受壓迫、侵略和欺凌,共同遭遇讓兩個民族攜起手來互相支持。當納粹瘋狂迫害屠殺猶太人之時,上海成為向猶太人敞開大門的城市,從1933年到1941年上海先后接納了3萬多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

    1992年中以建交使得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的友誼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交流頻繁,目前僅在上海一地就有6000多名猶太人長期生活,成為新時期中猶友誼新的使者。 (本文來源:新華網 ) netease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