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傅勇作“地緣政治學研究的非傳統安全視角”學術報告

    1027,作為歐亞熱點問題系列跟蹤研究之一,傅勇副研究員作“地緣政治學研究的非傳統安全視角”學術報告。報告圍繞地緣政治學的定義、產生背景、經典地緣政治理論及其發展、冷戰后非傳統安全對地緣政治的影響、非傳統安全地緣政治板塊的形成、以及新地緣政治學等展開。會議由歐亞所所長余建華研究員主持,張屹峰和孫霞作了精彩點評,其他科研人員也紛紛發言,熱烈討論。主要研討內容如下:

    傅勇指出,地緣政治作為一種解釋工具被廣泛用來分析預測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中的合作、矛盾、沖突等。作為經典地緣政治理論,有馬漢與“海權論”、麥金德與“陸權論”、斯皮科曼與“邊緣地帶論”、杜黑與“空權論”、格雷厄姆與“天權論”、網絡空間與“信息權”、科恩與“多級世界理論”及地區化研究、沃倫斯坦與“中心-外圍”理論等。冷戰后地緣政治開始注重經濟科技文化等綜合國力競爭,從關注自然環境到關注人文社會環境。并且隨著全球范圍內非傳統安全因素的上升,伊斯蘭極端主義與文明沖突加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與國際恐怖主義蔓延,氣候環境變化與資源能源爭奪等因素對傳統地緣政治產生了深遠影響,新的地緣政治板塊逐步顯現。對此,從新安全觀與和諧世界理論角度思考來打造新的地緣經濟文化共同體顯得非常有必要,從非傳統安全視角來進行地緣政治學研究或許能取得一些認識上的突破。

    大家圍繞上述內容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余建華所長總結到,高質量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學術活動可以起到引領、推動和促進一個單位的學科建設、科研隊伍尤其是青年人員學術研究能力提升的有益作用,希望今后的學術報告與討論能夠進一步朝這一方向努力。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