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森教授做了關于“美中關系合作與競爭的前景”的主題演講。她指出,美國對于中國在全球體系中是按照規則行事還是會破壞現行體系,完全取決于你與誰進行對話。在美國國內存在三種對華姿態:一、采取強硬立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二、認為中國是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試圖將中國融入全球體系;三、對中國的崛起充滿不安。中美關系自尼克松政府以來保持著不平靜的連續性,每屆政府在對華政策都經歷早期的試探繼而是采取務實主義政策。
她說,中美關系在布什政府八年執政之后,民主黨奧巴馬當選為美國新任總統。上臺后的奧巴馬將會奉行多邊主義,重視美國軟實力的運用,在一些熱點地區通過派遣特使的方式表明美國解決問題的決心,重建布什政府時期日趨衰落的道德權威。也就是說,美國將結束單邊主義,實施強有力的威爾遜主義,倡導穩定的大國關系。美國的經濟影響力會下降,但是美國的軟實力將會上升。
美中關系是美國大國關系中的重點。新政府上臺后,通過國務卿、財長和參議院議長訪華表明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重視。目前的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中,應對金融危機、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環境等主題今后將是美中關系的重點。東北亞安全方面,美中之間有著共同的利益,雙方理應加強合作與協調。
加里森教授著重論述了中國能源利用現狀和出路。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煤炭的使用率占據整個能源需求中的63%,隨之產生的大量污染和對環境造成的損害,不僅直接威脅著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會引發各類全球氣候問題。當然,能源安全、氣候安全不只是一國經濟問題,它已經成為全球性政治問題。為此,加強技術的開發與轉移、設定長期的排放目標、開展包括工業國領導人之間的對話、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等。應對能源問題不能只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將其視為一個零和游戲。在解決未來能源、氣候問題方面,沒有美國、中國的共同參與將無法取得任何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