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歐亞所系列學術報告如期舉行,梅俊杰副研究員作題為“世界史上的自由貿易問題”學術報告。
在報告中,梅俊杰首先考察了英國歷史、美國歷史及英美各自政策轉向的時機,得出結論從英國工業革命到美國成功趕超實由系統的貿易保護引發而來,重商主義而非自由主義才是西方發達國家實現富強的真正手段,自由貿易論不過是一種服務于現實利益需要的意識形態,其本質上是強者手中的一個扶強抑弱的政策工具。
鑒史知今,考察以往數百年的有關世界史,不管是率先工業化的國家還是后繼的大國,在其現代化過程中,關稅保護和國家干預等屢見不鮮。中國無疑屬于有理由實行保護制度的“處于非正常狀態下”大國,中國當今發展的宏觀政策選擇,應冷靜地權衡與趨避全球化的利弊得失,開放的目的是追求國內生產力的增長,既應調整對外保護又應強化內部競爭。應堅持國家干預與自由市場的混合經濟模式,建立適合中國國情和世界變局的新政治經濟學。
虞衛東、孫霞作了精彩的點評,與會的科研人員就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