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俄烏天然氣沖突及其影響

    作為歐亞所主辦的“歐亞熱點問題跟蹤”系列研討會之一,俄烏天然氣沖突及其影響學術研討會26日在歐亞所舉行,會議由歐亞所副所長余建華研究員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主要觀點如下。

    一、           俄烏天然氣沖突由來已久

    會上,多數學者認為俄烏兩國間天然氣沖突問題由來已久,甚至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早在20061月,俄羅斯就曾因價格爭端切斷對烏天然氣供應,導致一些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也受到影響。

    2008年底的天然氣爭端,起因是債務糾紛。200811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布,如果俄方未能與烏克蘭在年底簽署新的能源供應協議,俄方將從200911日起停止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簽署新協議的前提是烏克蘭向俄方支付所有應償款項,否則只能斷供。 在雙方一系列談判無果而終后,2009年元旦俄方中斷對烏克蘭供氣。前后兩次沖突,看似大同小異,但此次沖突絕非是06年沖突的簡單重復。無論是從持續時間到其影響范圍,沖突都進一步擴大和加深。

    二、           金融危機及地緣政治因素對俄烏天然氣沖突的影響

    關于此次天然氣沖突的根本原因,會上學者持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此次天然氣沖突更多的是金融危機影響烏克蘭經濟,烏克蘭拖欠俄羅斯總計超過20億美元的天然氣款項,隨后進行的談判也沒能就俄羅斯對烏克蘭天然氣供應量、價格及過境費率達成一致,俄羅斯才中斷對烏供氣。同時,俄烏天然氣爭端的“受害者”歐盟出于各種原因的考量,也盡量淡化此次沖突的政治色彩,強調市場因素的影響。而有些學者認為,這次危機充分體現了能源競爭中的政治、戰略因素。俄烏天然氣沖突是冷戰后地緣政治變化的后續反應,是蘇聯解體的后遺癥。俄羅斯對歐政策是分化歐洲,斷氣最大的受害者是東歐的一些國家,對西歐實際上影響不大,分裂新老歐洲是俄羅斯的用意。因此俄烏在后蘇聯空間乃至背后的俄美在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博弈,是這次天然氣爭端的深層根源。

    三、   俄烏天然氣沖突的影響

    事件的結局對地緣政治格局沒有太大的影響。表面看是俄羅斯占上風,但從歐洲方面來看,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輸家,俄羅斯不是可靠的供應商,烏克蘭也不是可靠的過境商。普京承認,事件對俄羅斯的聲譽受到影響,烏克蘭也承認是輸家。美歐有一定的收獲,但收益不大。

    四、對我國能源安全的啟示

    1、加快實現能源來源多元化和供應渠道多元化。2、能源合作的機制化是國際社會的一大趨勢。3、建立統一的地區能源政策非常重要。4、不能忽視突發事件對能源安全的影響。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