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胡鍵研究員作了題為“角色定位·國家責任·成長路徑——中國在21世紀的基礎性戰略研究”的學術報告。
胡鍵認為,中國角色、中國責任和中國路徑是中國基礎性戰略中的核心問題。中國國際角色的定位從國家間關系來看,建國以來在三種位置上選擇:敵者、朋友、利益攸關方;從與國際社會的關系來看,中國兼具地區大國和全球性大國的特征;從與國際體系的關系來看,中國是現存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和改革者。而依據經濟總量、貿易規模、經濟競爭力等硬實力和文化資源、政治資源、社會資源、政治外交等軟實力定位的中國國際角色又往往被誤讀,成為““美國的中國”(America’s China);“俄羅斯的中國”(Russia’s China);“歐洲的中國”(Europe’s China),產生定位困惑。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因素”的全球作用在增強,“中國責任”成為不可回避話題,西方大國對中國發展模式擔憂而提出要中國承擔責任的要求。胡鍵認為,所謂的“中國責任論”也有兩面性:一方面,將中國納入國際體系之內,以掌控中國快速發展的勢頭,另一方面,有意夸大中國的實力,以“捧殺”中國,西方大國是根據它們的國家利益來去定中國責任的,而中國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和國家利益來確定中國的責任。在這樣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時代條件所決定的中國成長路徑只能是既注重自身實力增長與外部環境制度的協調性,又注重自身實力的增長與其內部環境制度的協調性,進而成長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主要成員。
傅勇和梅俊杰會上作了精彩的點評,與會的科研人員也進行了深入熱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