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將在剛剛成功舉辦了奧運會的北京舉行。與以往亞歐會議相比,此次峰會的規模、與會成員領導人數量和級別都前所未有。在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的時刻,來自亞歐45個國家和地區組織的領導人或他們的代表將圍繞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等議題平等交流,凝聚共識,共謀發展,備受世人矚目。
此次會議是亞歐會議2006年實現第二輪擴大后的首次首腦聚會,預計將有10位國家元首、21位政府首腦以及歐盟與東盟兩個區域組織的領導人與會。
金融危機是眼下全球關注的焦點,在這一特殊背景下,本次亞歐峰會又有什么特殊之處呢?我們請專家為您解讀。——編者
1 全球抗擊“金融九·一一” 多邊合作機制可發揮作用
問:本次亞歐首腦會議在什么背景下舉行?
答: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地球村”。無論是日趨嚴峻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還是能源短缺、氣候變暖、環境惡化、糧食危機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單獨應對。而囊括眾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亞歐會議,作為全球南北合作重要的國際平臺,成員國GDP(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超出全球總量一半,人口和貿易額約占世界六成。如何通過亞歐會議框架下的各種對話合作機制,在南北國家之間形成共識,協調行動,共迎挑戰,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即將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正面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尤其是眼下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造成世界經濟出現明顯下滑的危險。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已經或接近于衰退”。美國經濟衰勢已現,歐洲、日本經濟前景堪憂,亞洲、拉美和非洲發展中國家也遭遇嚴重沖擊。全球各方聯手抗擊這場“金融9·11”風暴的合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亞歐會議作為連接歐盟27國和亞洲16國的多邊對話與合作機制,這一亞歐跨區域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政府間合作論壇,包括會議東道國——積極承擔和平發展大國責任的中國,這場全球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前如何反應,自然吸引全球目光。
2 中國及時調整亞歐峰會議題 金融合作十年前有成功先例
問:本次峰會可能采取什么措施應對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
答:作為亞歐新型伙伴關系的重要基礎,經濟合作始終是亞歐會議最主要的內容。
目前的形勢有些類似于10年前第二屆亞歐首腦會議。克服當時亞洲金融危機、推進亞歐合作成為1998年倫敦峰會主要議題。會議制定了亞歐貿易便利行動計劃和投資促進行動計劃,建立了協助亞洲國家金融改革的亞歐信托基金,通過了關于亞洲金融和經濟形勢的聲明。這一切既幫助亞洲國家較快走出危機,更使誕生不久的亞歐會議在嚴峻考驗中深化發展,隨后的亞歐雙方進一步開展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對話以及豐富多樣的協調合作,制定并落實《亞歐更緊密經濟伙伴關系河內宣言》,共同推進地區及全球經濟和貿易穩定增長。
此次會議是在非常特殊的國際背景下舉行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面臨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海嘯,減少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避免經濟發展滑坡是亞歐會議成員共同的迫切愿望。
中國作為此次首腦會議東道國,及時調整了議題,將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列為首腦會議首要議題,還主動加強與各成員的協調,推動亞歐合作應對危機。
與會首腦將以多邊和雙邊形式交流應對金融危機的各自觀點、舉措和具體經驗,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議。預計會議將通過凝聚各方共同立場的本屆峰會《主席聲明》,其中必然包括亞歐雙方加強經貿和金融合作、共同應對危機的重要共識,可能還會通過聯手應對當前世界金融風暴、謀求建設合理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合作倡議或共同文件。
北京峰會還可能敦促亞歐會議框架內的經濟部長、財政部長、中小企業部長級會議等經濟領域合作機制采取相應務實舉措,推進《亞歐貿易便利行動計劃》和《投資促進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以及《關于亞歐更緊密經濟伙伴關系河內宣言》、《亞歐更緊密財金合作的天津倡議》后續行動的細化落實。另外是否啟動第三期亞歐信托基金,還有峰會前夕分別在北京與廣西舉辦的第十一屆亞歐工商論壇和亞歐會議投資促進機構圓桌會議,也可視為本屆亞歐會議化解金融危機的應對舉措。
亞歐會議已有在金融領域合作的成功范例。有理由相信10年后的這次北京峰會再將成為亞歐關系史上各方伙伴攜手迎戰危機的歷史里程碑。
3 主題“對話合作互利共贏” 中國力求辦成“綠色峰會”
問:對于能源和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兩大難題,峰會又可能有哪些行動?
答: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自始就是亞歐會議的追求目標。在12年的亞歐會議進程中,除了最高級別的首腦會議,成員國之間還建立各種多渠道、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會晤和交流協作機制,致力于解決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挑戰。
亞歐雙方在水力與核能開發、天然氣和潔凈煤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02年哥本哈根峰會增加了環境與農業領域的合作內容。2006年赫爾辛基峰會又確定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合作領域,特別關注氣候變化、環境和能源等問題,通過《關于氣候變化的宣言》。亞歐會議框架內有關環境、氣候和能源問題的各種部長級會議、專題研討會以及合作倡議、項目疊出。今年4月北京又舉辦了亞歐會議鄉村發展論壇。
根據不久前亞歐會議高官會議的協調,在充分考慮各方訴求的前提下,與中國政府倡導的建設和諧世界理念相呼應,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主題已確定為“對話合作,互利共贏”。
除了人們最為關注的世界經濟與金融形勢外,能源和氣候變化以及糧食安全問題,也將成為這屆峰會令人關注的焦點。不僅會在主席聲明中反映各方共識,還很可能發表相關的成果文件和務實合作倡議,以及制定今后的行動計劃。
會議主辦方也力求把這次國際盛會辦成“綠色峰會”,展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亞歐會議一整套活動機制中,首腦會議負責確定亞歐會議的指導原則和發展方向。目前亞歐會議仍以論壇性質為主,其遵循相互尊重與平等、循序漸進和協商一致的原則,不一定要在這次會議上確定具體行動計劃,更何況要讓45方成員達成一致決非易事。但45方領導人能夠會聚一堂就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交流磋商,其效應遠勝于首腦會議本身。
4 中國奧運后再辦國際盛會 亞歐會議顯示旺盛生命力
問:本次峰會具有哪些特殊意義?對于中歐關系可能產生什么影響?
答:這次亞歐峰會的重要意義有:
第一,這是亞歐會議第二輪擴大后45個成員領導人的首次聚會。
1996年3月曼谷峰會開啟亞歐會議之初,與會方包括東亞10國(東盟7國及中、日、韓)、歐盟15國及歐盟委員會。2004年10月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上,亞洲的柬埔寨、老撾和緬甸三國及塞浦路斯等歐盟10個新成員正式加入,實現亞歐會議首輪擴大。2006年9月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決定接納蒙古、印度、巴基斯坦、東盟秘書處、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6個新成員,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5個。由此亞歐會議成員國不僅數量上增加約80%,而且涵蓋區域也由亞歐大陸東西兩端延伸到南亞和中東歐一大片國家。這從一側面說明亞歐會議旺盛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二,這是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倡導和諧世界的又一意義深遠的重大外交實踐。
這次峰會是今年繼奧運會之后我國主辦的最大國際盛事。近年來,中國多邊外交取得豐碩成果,從2006年的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峰會、東盟十國與中國的南寧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到今年的奧運會和這次亞歐峰會,詮釋著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進構建和諧世界的不懈努力。
中國始終是亞歐會議合作進程的積極倡導者和建設性參與者。中國不僅提出建設亞歐新型伙伴關系的基本原則,還是首倡部長級會議最多的國家。
這次峰會還承擔為亞歐會議合作機制第二個十年規劃合作方向和重點領域的重要使命,從申請、籌備到舉辦這次峰會前后始終,國際社會將見證中國在建設互利和諧的國際新秩序努力中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形象,以及團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建設性作用,中國將向世界又一次展示開放、進步、合作的國際追求。
第三,這不僅是深化中國與亞歐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機會,也是推動中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深入發展的歷史契機。
2003年中歐確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以來,雙方建立的磋商與對話機制涵蓋政治、經貿、科技、能源、環境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歐盟與中國互為第一和第二貿易伙伴。中歐關系正處在承前啟后的重要發展階段。中歐關系是亞歐會議框架下的一項重要內容,中歐合作是亞歐會議合作進程發展的重要動力,亞歐會議自成立以來與中歐關系的發展一直形成良性互動。
這次亞歐峰會首次在中國舉行,歐方予以高度重視,20多個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將到會,歐盟委員會也予以大力支持,一些歐洲名流政要也寄予高度評價和期盼,峰會為中國與歐盟各方首腦增添交換意見、協調立場的平臺,預計這次亞歐峰會將與今年12月在里昂舉行的第十一次中歐領導人年度會晤相輔相成,繼續推動中歐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此次會議是亞歐會議2006年實現第二輪擴大后的首次首腦聚會,預計將有10位國家元首、21位政府首腦以及歐盟與東盟兩個區域組織的領導人與會。
金融危機是眼下全球關注的焦點,在這一特殊背景下,本次亞歐峰會又有什么特殊之處呢?我們請專家為您解讀。——編者
1 全球抗擊“金融九·一一” 多邊合作機制可發揮作用
問:本次亞歐首腦會議在什么背景下舉行?
答: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整個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地球村”。無論是日趨嚴峻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還是能源短缺、氣候變暖、環境惡化、糧食危機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單獨應對。而囊括眾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亞歐會議,作為全球南北合作重要的國際平臺,成員國GDP(國內生產總值)之和超出全球總量一半,人口和貿易額約占世界六成。如何通過亞歐會議框架下的各種對話合作機制,在南北國家之間形成共識,協調行動,共迎挑戰,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即將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正面臨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尤其是眼下這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造成世界經濟出現明顯下滑的危險。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已經或接近于衰退”。美國經濟衰勢已現,歐洲、日本經濟前景堪憂,亞洲、拉美和非洲發展中國家也遭遇嚴重沖擊。全球各方聯手抗擊這場“金融9·11”風暴的合作正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亞歐會議作為連接歐盟27國和亞洲16國的多邊對話與合作機制,這一亞歐跨區域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政府間合作論壇,包括會議東道國——積極承擔和平發展大國責任的中國,這場全球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前如何反應,自然吸引全球目光。
2 中國及時調整亞歐峰會議題 金融合作十年前有成功先例
問:本次峰會可能采取什么措施應對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
答:作為亞歐新型伙伴關系的重要基礎,經濟合作始終是亞歐會議最主要的內容。
目前的形勢有些類似于10年前第二屆亞歐首腦會議。克服當時亞洲金融危機、推進亞歐合作成為1998年倫敦峰會主要議題。會議制定了亞歐貿易便利行動計劃和投資促進行動計劃,建立了協助亞洲國家金融改革的亞歐信托基金,通過了關于亞洲金融和經濟形勢的聲明。這一切既幫助亞洲國家較快走出危機,更使誕生不久的亞歐會議在嚴峻考驗中深化發展,隨后的亞歐雙方進一步開展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對話以及豐富多樣的協調合作,制定并落實《亞歐更緊密經濟伙伴關系河內宣言》,共同推進地區及全球經濟和貿易穩定增長。
此次會議是在非常特殊的國際背景下舉行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面臨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海嘯,減少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避免經濟發展滑坡是亞歐會議成員共同的迫切愿望。
中國作為此次首腦會議東道國,及時調整了議題,將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列為首腦會議首要議題,還主動加強與各成員的協調,推動亞歐合作應對危機。
與會首腦將以多邊和雙邊形式交流應對金融危機的各自觀點、舉措和具體經驗,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議。預計會議將通過凝聚各方共同立場的本屆峰會《主席聲明》,其中必然包括亞歐雙方加強經貿和金融合作、共同應對危機的重要共識,可能還會通過聯手應對當前世界金融風暴、謀求建設合理的國際金融新秩序的合作倡議或共同文件。
北京峰會還可能敦促亞歐會議框架內的經濟部長、財政部長、中小企業部長級會議等經濟領域合作機制采取相應務實舉措,推進《亞歐貿易便利行動計劃》和《投資促進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以及《關于亞歐更緊密經濟伙伴關系河內宣言》、《亞歐更緊密財金合作的天津倡議》后續行動的細化落實。另外是否啟動第三期亞歐信托基金,還有峰會前夕分別在北京與廣西舉辦的第十一屆亞歐工商論壇和亞歐會議投資促進機構圓桌會議,也可視為本屆亞歐會議化解金融危機的應對舉措。
亞歐會議已有在金融領域合作的成功范例。有理由相信10年后的這次北京峰會再將成為亞歐關系史上各方伙伴攜手迎戰危機的歷史里程碑。
3 主題“對話合作互利共贏” 中國力求辦成“綠色峰會”
問:對于能源和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兩大難題,峰會又可能有哪些行動?
答: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自始就是亞歐會議的追求目標。在12年的亞歐會議進程中,除了最高級別的首腦會議,成員國之間還建立各種多渠道、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會晤和交流協作機制,致力于解決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挑戰。
亞歐雙方在水力與核能開發、天然氣和潔凈煤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2002年哥本哈根峰會增加了環境與農業領域的合作內容。2006年赫爾辛基峰會又確定可持續發展為重點合作領域,特別關注氣候變化、環境和能源等問題,通過《關于氣候變化的宣言》。亞歐會議框架內有關環境、氣候和能源問題的各種部長級會議、專題研討會以及合作倡議、項目疊出。今年4月北京又舉辦了亞歐會議鄉村發展論壇。
根據不久前亞歐會議高官會議的協調,在充分考慮各方訴求的前提下,與中國政府倡導的建設和諧世界理念相呼應,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主題已確定為“對話合作,互利共贏”。
除了人們最為關注的世界經濟與金融形勢外,能源和氣候變化以及糧食安全問題,也將成為這屆峰會令人關注的焦點。不僅會在主席聲明中反映各方共識,還很可能發表相關的成果文件和務實合作倡議,以及制定今后的行動計劃。
會議主辦方也力求把這次國際盛會辦成“綠色峰會”,展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亞歐會議一整套活動機制中,首腦會議負責確定亞歐會議的指導原則和發展方向。目前亞歐會議仍以論壇性質為主,其遵循相互尊重與平等、循序漸進和協商一致的原則,不一定要在這次會議上確定具體行動計劃,更何況要讓45方成員達成一致決非易事。但45方領導人能夠會聚一堂就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交流磋商,其效應遠勝于首腦會議本身。
4 中國奧運后再辦國際盛會 亞歐會議顯示旺盛生命力
問:本次峰會具有哪些特殊意義?對于中歐關系可能產生什么影響?
答:這次亞歐峰會的重要意義有:
第一,這是亞歐會議第二輪擴大后45個成員領導人的首次聚會。
1996年3月曼谷峰會開啟亞歐會議之初,與會方包括東亞10國(東盟7國及中、日、韓)、歐盟15國及歐盟委員會。2004年10月越南河內舉行的第五屆亞歐首腦會議上,亞洲的柬埔寨、老撾和緬甸三國及塞浦路斯等歐盟10個新成員正式加入,實現亞歐會議首輪擴大。2006年9月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六屆亞歐首腦會議決定接納蒙古、印度、巴基斯坦、東盟秘書處、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6個新成員,亞歐會議成員增至45個。由此亞歐會議成員國不僅數量上增加約80%,而且涵蓋區域也由亞歐大陸東西兩端延伸到南亞和中東歐一大片國家。這從一側面說明亞歐會議旺盛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第二,這是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倡導和諧世界的又一意義深遠的重大外交實踐。
這次峰會是今年繼奧運會之后我國主辦的最大國際盛事。近年來,中國多邊外交取得豐碩成果,從2006年的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峰會、東盟十國與中國的南寧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到今年的奧運會和這次亞歐峰會,詮釋著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進構建和諧世界的不懈努力。
中國始終是亞歐會議合作進程的積極倡導者和建設性參與者。中國不僅提出建設亞歐新型伙伴關系的基本原則,還是首倡部長級會議最多的國家。
這次峰會還承擔為亞歐會議合作機制第二個十年規劃合作方向和重點領域的重要使命,從申請、籌備到舉辦這次峰會前后始終,國際社會將見證中國在建設互利和諧的國際新秩序努力中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形象,以及團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建設性作用,中國將向世界又一次展示開放、進步、合作的國際追求。
第三,這不僅是深化中國與亞歐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機會,也是推動中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深入發展的歷史契機。
2003年中歐確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以來,雙方建立的磋商與對話機制涵蓋政治、經貿、科技、能源、環境等領域,合作成果豐碩,歐盟與中國互為第一和第二貿易伙伴。中歐關系正處在承前啟后的重要發展階段。中歐關系是亞歐會議框架下的一項重要內容,中歐合作是亞歐會議合作進程發展的重要動力,亞歐會議自成立以來與中歐關系的發展一直形成良性互動。
這次亞歐峰會首次在中國舉行,歐方予以高度重視,20多個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將到會,歐盟委員會也予以大力支持,一些歐洲名流政要也寄予高度評價和期盼,峰會為中國與歐盟各方首腦增添交換意見、協調立場的平臺,預計這次亞歐峰會將與今年12月在里昂舉行的第十一次中歐領導人年度會晤相輔相成,繼續推動中歐關系長期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