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中西亞研究所前身是1981年4月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和華東師范大學聯合創辦的蘇聯東歐研究所,1987年5月沿革為上海社會科學院蘇聯東歐研究所,1992年5月更名為東歐中西亞研究所,1992年11月東歐中西亞研究所與世界史研究中心合并,仍保留東歐中西亞研究所所名,因國際交流需要,經院部同意,簡稱歐亞所(英文名稱為Institute of Eurasian Studies)。歷任所長為施平、王志平和潘光。
本所現由副所長余建華研究員主持工作,姚勤任辦公室主任。目前全所在職人員共27人,其中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8人,中初級科研人員15人。其中博士以上學歷12位,在讀博士5位。
目前所內設歐亞社會發展研究室、中東和伊斯蘭研究室、國際安全研究室和國際組織研究室。另設猶太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非傳統安全研究中心、俄羅斯研究中心、世界史研究中心、中東研究中心、中亞南亞研究中心等。
本所的任務是主要從事歐亞地區特別是俄羅斯、歐洲、中東、中亞等地區和國家的政治、經濟、外交、安全、歷史、文化及與中國關系等領域的研究,兼顧對全球國際關系、世界歷史和文明的綜合研究,在猶太學、上海合作組織、亞歐關系和中歐合作、非傳統安全、歐洲一體化和俄羅斯中亞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比較顯著的成就,尤其是猶太學、上海合作組織在國內外處于領先地位,具有較大影響。除與世經所、亞太所合作承擔院國際關系重點學科的重要研究任務外,本所的猶太研究和上海合作組織研究被列為院特色學科,并參與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的《國際關系研究》(時事出版社出版)的編輯出版。
2005年以來,本所先后中標獲得多項國家、市和院各級課題。目前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近代來華猶太人研究(王健)、恐怖主義的歷史演變研究(余建華)、國際非政府組織與獨聯體國家的“顏色革命”(李立凡)、上海合作組織進一步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潘光)、軟實力建設與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胡鍵);上海市社科規劃課題4項:世界能源政治與中國全球油氣戰略(余建華)、民族文化與歐洲認同:歐洲一體化研究(姚勤華)、中國國際角色分析(胡鍵)、當前我國改革和發展新階段新特征研究(胡鍵)。此外還承擔外交部、公安部、國務院新聞辦和僑辦以及市委宣傳部、市僑辦8項。
歐亞所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經過十年的發展已取得很大的進步。目前,承擔著國際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和世界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擁有世界史專業碩士授予權。1998年以來已招收研究生31人,其中已有18人畢業。本碩士學位點以猶太學及中東研究、亞歐(中歐)關系及歐洲研究、上海合作組織及俄羅斯中亞研究為主要招生方向,三個方向均擁有雄厚的科研和教學實力,形成了一個結構合理、經驗豐富的導師梯隊。尤其猶太學及中東研究方向,本學位點連續出版了《猶太民族復興之路》、《猶太文明》、《猶太人在中國》、《一個半世紀以來的上海猶太人》等專著和大型外宣畫冊,還在《世界歷史》、《社會科學》、《世界民族》、《國際問題研究》、《西亞非洲》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高質量的學術論文。潘光研究員領銜的中國猶太人研究已經在國內甚至國際范圍都處于領先地位。本所所屬的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也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厚的圖書資料的積累,并與國際國內許多高等學府建立起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本學位點注重歷史和現狀的結合,注重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以研究帶動思考和學習,效果顯著。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就能發表大量高質量的論文,顯示出了出色的科研能力。
在教學中,本所根據學科發展需要,結合學科特色,制定培養方案、課程設置。研究生教育指導小組各學年檢查研究生的學業進程情況。導師對研究生的專業培養負有主要的學術責任。我所十分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專業學習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利用國內外資源,支持學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包括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并讓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以不同方式參與院所科研活動和國家、市、院、所各級課題的科研輔助工作,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們的自身學術基礎與科研實踐能力。
附:主要導師介紹
潘光:男,博士生導師,原籍海南文昌,出生于上海。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系和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政治學學士,歷史學碩士
余建華:男,碩士生導師,1963年生于上海,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歐亞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研究員,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和法政學院。主要從事國際問題研究和世界歷史,尤其是世界民族問題、非傳統安全問題(能源和反恐問題)、猶太學和中東、中亞、非洲問題以及亞歐關系等領域的研究。另擔任中國世界民族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中東學會理事、中國非洲史研究會理事、上海國際關系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世界史學會秘書長、上海歐洲學會理事、上海市青聯委員等職。已出版個人專著《民族主義:歷史遺產與時代風云的交匯》(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民族主義、國家結構和國際化——南斯拉夫民族問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和合著《猶太民族復興之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版)、《猶太文明》(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猶太人在中國》(五洲傳播出版社2001年版)《各國歷史尋蹤》(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版)《猶太
之旅》(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和《從絲綢之路到亞歐會議》(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4年版)等多部。1992年以來數次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著作獎和論文獎
姚勤華 :男,碩士生導師,1957年5月生,華東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法學博士。研究專業國際政治,研究方向歐洲一體化、俄羅斯與中亞、亞歐關系。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部主任,兼歐亞研究所歐洲研究室主任。主要學術成果:著作:《歐洲聯盟集體身份的建構(1951-1995)》、《各國歷史尋蹤》(合著)等。論文:《民族文化的政治功能——認識歐洲一體化的一個視角》、《歐洲民族文化中的語言問題》、《歐盟范式的國家間關系》、《從“魏瑪三角”到“波蘭現象”——歐盟東擴和整合中的利益博弈》、《試析北約戰略的演變》、《當代國際關系中的國際組織》、《西歐科技興國的歷史探索》、《俄國泛斯拉夫主義研究》、《19世紀俄羅斯斯拉夫思想和運動研究》、《中國與中亞國家經貿合作的發展與深化》、《亞歐關系發展及若干問題評析》、《冷戰桎梏下的亞歐關系》等。研究報告:《歐盟國家水務管理實證研究》等。
胡鍵:男,碩士生導師。湖南道縣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分別于1996年和2001年獲法學碩士學位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號,郵政編碼:200020,
聯系人:李穎
電話:63844022,53060606轉2457
網址:http://www.sass.org.cn/doz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