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0日,在胡鍵研究員的組織下,歐亞所舉辦了一次以“國際問題研究方法”為主題的青年學術沙龍。副院長黃仁偉研究員參加了這次沙龍。
與會者在學術沙龍上暢所欲言
本次沙龍首先由
黃仁偉研究員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國際問題研究的看法。他十分肯定青年學術沙龍的意義,認為這是廣大青年學者和研究生進行思想交鋒的良好平臺。他結合自身學術生涯具體談了三方面體會:一是當前搞國際問題研究離不開對歷史背景的分析認識。第二,研究歷史就是通過對零碎的歷史碎片進行梳理以期還原歷史的原來發展面貌,那么研究現實中的國際問題也就是要通過對所掌握的并不全面的材料進行整合來復原現狀。第三,歷史學中由于具有多學科的通材性,通過追溯歷史來研究現狀問題,在研究過程中對已有的思想進行再深化,歷史研究與國際問題研究的異同和相互轉換有助于我們當前國際問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胡鍵研究員在隨后的點評中談到了進行學術研究的規范問題。他說,學術研究首先要確立一個研究的主題,而確立研究主題時特別要樹立“問題意識”。在確立主題之后,要對該領域的相關學術史進行回顧,然后進行理論假設,也就是檢驗選題的可行性與科學性,最后選擇研究的路徑,通過大量分析得出結論。
在自由討論階段,來自世經政院不同專業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積極發言,圍繞當前全球化背景下的經濟失衡發展、國際秩序建設、國際政治中的人文關懷、公民素質對外交的影響、歷史上的大國之間博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