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論俄羅斯職業教育改革和人才培訓的發展與前景

    普京連任后的俄羅斯政府不斷推行經濟改革,如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整頓經濟秩序,改善投資環境,扶植中小企業發展。雖然1998年的金融危機給俄國脆弱的經濟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俄羅斯職業教育事業在近幾年內雖然屢受沖擊,但并未停止其改革與發展的步伐。

    一、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優先的戰略地位

    經濟改革初期,隨著私有化進程的全面實施,教育特別是國有企業內的職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僅1992至1993年,日課制職業學校就減少近50所,學生人數減少20%。加之職業學校辦學與管理體制的改革,其主管機構的多次變動,許多職校出現了財產流失,經費嚴重不足,青少年犯罪率增加等嚴重情況。職教界疾呼"職業學校處于崩潰的邊緣",社會有識之士甚至發出"國家在危險之中"的美國式警告。為恢復和重新確立教育優先的戰略地位,俄羅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對應措施:

      1.頒布旨在維護并穩定職業教育系統的緊急措施與決定。自1993年起,俄政府頒發有關決定,明確規定:凡中央財政撥款建立的各類職業學校(職業學校、中專、職業學院等)的固定基金,均屬聯邦財產,不在國立、市立企業私有化范圍之列;地方管理機構在關閉、出售、轉讓職業教育機構及對其重新劃界等方面做出的決定一律無效,均應按聯邦立法予以取消;國立、市立企業及組織對其財產、地段內有特定用途(用于教育、培訓等)的房舍、設施、設備等做出任何改變時,均應征得國家資產委員會的同意。

      2.依法確立教育特別是初等職業教育的優先地位。俄政府于1996年1月,修訂了《聯邦教育法》,1997年通過了《聯邦初等職業教育法》,這兩個法律不僅重新確立了教育優先發展的法律地位,并且后者宣布了初等職業教育優先的三項原則。即:經費撥款優先;保護聯邦、聯邦各主體和地方政府三級財政預算對初等職業教育的所有支出項目;對于投資發展初等職業教育的學校、自然人和法人提供稅收優惠。

      3.增加對教育特別是初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撥款。自1998年起,教育受到了俄羅斯政府的更多關注。因而1999年的教育預算及其落實情況為俄教育界公認為"較好的一年"。對此,俄教育部長菲里波夫言之有據,他說:"談到政府對教育的態度,必須提及兩件事實:一是1998年教育預算僅相當1997年的69%;而1999年預算則為1998年的121%;二是1999年預算項目中的大部分經費撥給了初等職業教育,從而使初等職業教育增長了37%。而高等教育的預算增長卻少得多,為7%。"之所以在國防經費缺口也很大的情況下,教育能居于優先發展的地位,他說這源于"政府已清楚地認識到,教育事業是更為重要的。如果現在再不向教育增加經費,10年之后再做改變,那時的形勢將是非常困難的。因此,2000年的財政預算平均增加30%,而教育預算將增加51%。"4.制定面向新世紀的國家教育發展戰略。為確保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經俄國社會各界協商,政府于1999年初成立有聯邦教科院、科學院,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代表參加的專門委員會,其任務是制定出具有國家教育宣言作用的"國家教育理論"。該理論所確定的教育發展的基本原則應為全社會公認和接受,并作為政府制定中長期教育發展戰略的基礎和依據。

      二、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機制
      在社會經濟轉型時期,俄羅斯政府為實現教育尤其是初等職業教育的穩定與發展,建立起相應的保障機制。
      1.繼承免費教育為主的教育傳統。根據新修訂的《俄羅斯聯邦教育法》政府"保證三級普通教育(初等教育、基礎教育和完全中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及初等職業教育,為免費的普及教育。國立、市立教育機構招收公民接受完全中等教育和初等職業教育時,取消競試招生的方法"。此條款的補充與付諸實施,實際上提出了在俄全國普及高中段教育的任務。為此,俄羅斯社會各界與教育界廣泛醞釀普及12年制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據俄政府規劃,2000年開始在部分地區試點,預定2008年全國完成向普及12年教育的過渡,以此保證與其發達國家地位相稱的教育與文明程度。
      俄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對于保持和繼承俄羅斯教育傳統十分關注與重視。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部長吉洪諾夫曾在部務會議上,針對教育大討論中反映出的社會敏感問題,如教育不平等加劇,普及性降低,教育私有化,證券化及收費教育勢頭猛增等趨勢,明確表態。他說:"想按照某些人的意圖將俄羅斯變成實行私立的、交費教育的國家,這是政治的和社會的虛構。它與俄羅斯的社會發展,與作為我國基本法的憲法是背道而馳的。"顯然,堅持免費教育是俄政府作為保持其教育傳統的重要內容之一。
      2.國家經費撥款作為初中等職校經費保證的主渠道。按照俄政府有關資料,1998年聯邦議會批準的財政預算中,為初中等職業教育撥款為86億多盧布,其中向初等職業教育撥款34.33億盧布,中等職業教育撥款24.14億盧布,再培與進修撥款28.22億盧布。隨著職業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目前職業教育經費撥款呈現多元化。據1998年統計:64%的學校由聯邦政府撥款,其余由19個聯邦主體共和國即地方政府撥款。

      三、職業教育結管理與人才培養體制的改革
      1.按照《聯邦教育法》,俄羅斯引入"大職教"觀念,即將9年義務教育后的職業教育分為四個層次:初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和大學后職業教育與補充職業教育。隨著新教育法的實施,1996年政府改組了中央一級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即將高等教育委員會與教育部合并為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部,統管各級各類教育。而四個層次的職業教育分別由該部下設的相應管理機構負責:如初等職教由初等職業教育管理局,中等職教由中等職業教育管理局,高等職教由高等職業教育管理局,大學后與補充職業教育由大學后與補充職業教育管理局負責。這些機構的管理職能各異,其中初等職教管理局肩負的改革任務重,職責多,難度也較大。
      2.初等職教的管理工作改革。俄羅斯初等職教的改革始于其管理體制的改革,1992年底政府通過的《俄聯邦教育部職業技術學校經費撥款問題》的決定標志著初職系統管理非集權化進程的開始。按此決定,自1993年1月起,職業學校的經費撥款由地方財政預算支付,也就是說,聯邦各共和國、省、直轄市等地方政府應擔負起對職業學校的辦學與管理職能。聯邦政府只為部分職校,如組織跨部門、跨地區的人才培養;根據跨地區的合作協議培養生產復雜產品的工人;按照實驗教學計劃與大綱進行教學的職校提供經費。鑒于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財政形勢的不同,俄政府在落實該決議時采取了分類指導、分階段部署與實施的辦法,要求做到移交工作不至造成學校撤銷、學生失學的現象;同時,在實踐中探索、總結出多層次、多種方案的經費籌集模式。具體操作上采取:
      第一、由總統發布命令,要求各級政府嚴格執行國家教育經費撥款的最低標準,以保證職業教育經費及時到位。
      第二、推出職校經費撥款的多種方案。如按照人才培養的方向可確定出三類學校及三種經費撥款模式:全俄意義的職校一數量約占30%,應由聯邦撥款;跨地區的和地區職校由地方撥款;跨地區或與聯邦共建的職校一其數量約占40--50%,經費來源可按培養方向進行分解;為當地培養人才的,由地方撥款;為聯邦培養人才的,由聯邦出資;人才培養經費由聯邦負責,事業費和物質裝備由地方提供。
      第三、移交工作通過簽定合同完成,并與地方職校的布局調整相結合。通常由聯邦國家政權機構與聯邦各主體的政權機構簽署"聯邦合同",就地方權力機構在領導、管理初等職校的權力與職責等范圍做出明確界定與承諾。自1993年以來,俄羅斯89個聯邦主體中已有19個完成了職業學校辦學經費移交的工作。目前移交工作仍繼續進行。
      3.加強對教學的指導與管理。對初等職教管理的另一項改革,就是通過建立國家教育標準,加強對學校教學的管理,即對人才培養質量的管理。
      初等職教的國家教育標準由兩部分組成:聯邦構成部分和地方構成部分。聯邦構成部分包括如下內容:聯邦批準的初等職教職業目錄,職業技能等級說明;對人文與自然科目、職業課程知識最低標準要求和畢業生培訓水平的要求,以及學生課時最高限量。按規定,該部分的課時約占教學總量的70%。1994年,俄政府批準了初等職業教育的新職業目錄。其中,職業數量由原1195種縮減為257種,新目錄基于生產技術水平多樣化的現實,既著眼于大企業人才培養的需要,也面向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為此,手工業職業的數量在整個目錄中占30%多。同時,該目錄也注重反映新型職教機構(職業中學、職業學院)教育結構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自1997年起,俄政府按照新職業日錄,已相繼分批頒發了132種職業的國家教育標準文件(教學計劃模式、教學大綱),供基層學校選用。
      地方構成部分又稱可靈活掌握的部分,包括部分課程和一些課程的部分內容,其可用學時約占教學總量的10%--30%。由地方職教主管機構根據各地區的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特點及對人才培養的需要自行設置。
      此外,俄羅斯初等職業教育的改革,在制定人才培養規格的方案時,就以歐洲統一大市場為目標,并采用歐盟1985年通過的5級技能等級標準體系。為保證俄羅斯公民在國際勞動力市場的自由流動,作為第一步,俄政府開始與原獨聯體國家完成建立統一教育空間的工作;同時,1999年,俄羅斯參加了"第三屆國際教育公約大會",通過簽署該公約,實現了其公民獲得的畢業文憑(證書)與歐洲各國相應文憑(證書)的等值,從而保證其職業資格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綜上可見,俄羅斯政府在經濟形勢起伏不定的條件下,未曾停止過穩定、改革與發展職業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步伐,努力將職業教育優先的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盡管存在著一些困難和不確定性因素,俄羅斯近幾年的經濟調整和增長以及改革繼續深化加上其所擁有的各種資源與增長潛力,都將為俄羅斯經濟實現持續增長打下良好的基礎。正如普京所說: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應當在世界上真正強大的、經濟先進的和有影響的國家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單位:上海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

    www.4466d.com